• 19阅读
  • 0回复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文章:《大陆台湾“迂回”贸易增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01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七月十八日译载《远东经济评论》的一篇文章,题为《大陆台湾“迂回”贸易增加》,摘要如下:
    今年春季广州交易会期间,有人因听闻东方宾馆的套房内装设有标明“台湾制造”字眼的东芝牌雪柜而暗暗感到高兴,台北当局对此无可奈何。这些雪柜出现于广州,并非显示已建立起一条供应线。有人解释说,该宾馆曾向供应商紧急定货,而这批雪柜需要从香港另一个客户转至广州。
    即使如此,一些观察家感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间接贸易,已达到有大幅增加的阶段。几乎各项商品都是通过香港的渠道。据香港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首季从香港再输出至台湾的中国商品,较一九七八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六,具体金额从三千三百六十万港元,增至五千四百七十万港元。据香港统计,去年通过香港再输出至台湾的中国商品,总值为一亿四千五百万港元。中国也通过香港进口台湾的产品,特别是砂糖,不过,总值一般低得多。
    在私下交谈中,此间商人展望中国市场于未来可能成为输出台湾制造机床、消费者物品和食品的天然口岸,多抱较为乐观的态度。这使人们推测,这类交流可能增加。此外,台湾的原料、零件或半制成品,也可能被转送至中国的出口加工区,在那里,劳工费用没有那么昂贵。随着北京公布其合资经营法这种情况很可能出现。
    今年初,中国外贸部宣布,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视为国内贸易,对于从台湾进口的商品不征收关税。对于台湾的精明而务实的企业家来说,这种做法会激发起更大的兴趣。
    这个实情,目前在台湾还未为人们广为知道。但是,中间也有消息传来,知道深圳海关人员会放弃对一些访客有时无意带进台湾制造的消费品征收关税。
    台北当局并不鼓励与中国大陆的间接贸易。但是,此间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外商而又关心自己贸易多于思想意识的合资经营企业,正开始把握着台湾海峡对面各种情况发展的线索。如果目前正在台湾掀起的实用主义潮流盛行起来,敏锐的商人或许会开始把官方默许的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人民与人民的接触,解释为增进间接贸易是有可能实现的。
    此间一位商人这样说:“至今,政治超过了一切,但是,如果有生意做,而且又是有所作为的,便应当做。毕竟,台湾是因为贸易良佳而获得生存。”
    直至目前,台湾输入中国大陆药材占了这种迂回贸易的很大比例。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在政府知道的情况下进口的,并通常在台北商店中颇为公开地发售。据此间当局说,官方是为了人民的需要而允许这些药材进口。
    一些土特产和小玩意儿,也受欢迎,这包括枣、古玩、象牙、丝绸、茅台酒和上海的清水大闸蟹。这各式各样的商品,大部分都是通过香港的商行,除掉原产地标签后进口的。这种无形的交流,使人们日益感到,台湾或许会由于允许其产品出售至中国大陆而得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