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美刊评路易斯《中华帝国行将衰落》一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6-01

    说这本书既是夸夸其谈,又缺乏历史真实性。可以看作是为苏联的直接军事干涉找理由的辩护书。此书现在问世,肯定不是偶然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该书写前言说,路易斯是个有经验的老牌克格勃特务,我们所看到的是罕见的政治堕落
    【本刊讯】美国《时代》周刊五月二十八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政治堕落》,副题为《苏联一位了解内情的人谈未来的对华战争》,全文译载如下:
    情节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占据着中国大约百分之六十领土的少数民族要求脱离北京。内蒙古的居民渴望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联合在一起,新疆的突厥语民族则渴望与他们在苏联中亚地区的同胞联合在一起。据作者说,“随时都可能开始打起来。”当他们打起来的时候,苏中边界苏联一方的几十万“志愿人员”将“以鲜血和信念来援助(他们的)兄弟们”,苏联当局将无法阻止他们。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人可能进攻俄国领土。苏联人考虑升级到使用核武器。作者警告说:“很难过分估计这种报复的规模……”
    如果标题为《中华帝国行将衰落》这本书是某个无聊小说家的创作,那么可以把它当作缺乏历史真实性的夸夸其谈而一笑置之——因为它既是夸夸其谈,又缺乏历史真实性——可是这本书竟是出自路易斯的手笔。路易斯现年五十岁,是给伦敦《新闻晚报》撰稿的一个莫斯科记者,此人周游世界,讲究饮食,与苏联克格勃有密切关系而颇有名气。所以,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苏联官方关于中国在政治上和地理上最终土崩瓦解的幻想曲——也是为苏联的直接军事干涉找理由的辩护书。
    持这种见解的一位专家是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出版路易斯这部大作的《时报》书籍出版公司(《纽约时报》的一家子公司)请索尔兹伯里写一篇前言。索尔兹伯里曾担任《纽约时报》驻莫斯科的记者,是《俄中战争》一书的作者,他用一篇痛骂作了回答。索尔兹伯里在长达十四页的《持不同意见的前言》里说,“路易斯是一个有经验的老牌克格勃特务”,他所写的“是一本内容荒诞、逻辑不清和弥天大谎的书……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罕见的政治堕落。”但是,索尔兹伯里说,由于路易斯的地位,他的小册子“值得我们注意”。
    路易斯宣称,他写《中华帝国行将衰落》这本书花了十年。大概这段时间是从他在一九六八年底成为二十年来第一个秘密访问蒋介石统治下的台湾的苏联公民时算起的。但是,他的书实际上缺乏对现代中国情况的研究,更谈不上亲眼目睹的报道了。路易斯凭借沙俄时代的研究,就宣称民族主义甚至在满洲盛行,可是满人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个可辨认出来的少数民族了,这主要是由于一百年来占压倒多数的汉人移居到那里的结果。路易斯一方面承认这一点;但在另一方面他却十分荒谬地说,满族问题是学者们正在激烈辩论的一个问题。他甚至还编造出一段稀奇古怪的剧情,说西藏的达赖喇嘛住到了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团结藏人和蒙古人(他们都信仰同一种佛教)搞割据。
    路易斯的信口开河让人看出苏联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一些看法是多么奇特。为了给他的推理提供证据,路易斯竟引用了俄国十九世纪一些具有强烈沙文主义意识的人种学家和探险家的言论,而且给他的文章加上了诸如《黄种人殖民主义》、《他们要求脱离》、《侵略者受到打击》这样一些章节标题。他硬说中国“很难谈得上有任何共同的文化”,并且实际上否认中国官话即北京话的存在。他还断言中国人并不爱国,而只是顺应具体的领导人。
    路易斯没有提到莫斯科同它自己的少数民族之间的困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苏联的少数民族占苏联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而中国的少数民族只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六。然而,正是苏联那些难以控制的少数民族的反叛构成了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安德烈·阿马利里克十年前的预言,即《苏联能生存到一九八四年吗?》一书的主要情节。阿马利里克在西伯利亚流放了一段时期之后,于一九七六年获准移居西方。
    从中苏宣传战的角度看,路易斯这本书的煽动性太强了,以至若是没有得到非常高的一级的批准,恐怕是不会出版的。此书现在问世,肯定不是偶然的。中国今年二月入侵越南使中苏关系降到新的低点,而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则使莫斯科再度担心北京和华盛顿可能交好,而中美交好是阿马利里克在他的《苏联能生存到一九八四年吗?》一书中曾预言过的事态之一。
    路易斯早就是一个招人物议的人物。他曾被斯大林的警察逮捕过。索尔兹伯里重复了一个传闻,说路易斯曾在集中营里开过一个商店。他在赫鲁晓夫时代露面,不仅是一个记者,而且是一个关系颇广的中间人。他充当中间商的活动包括:一九五九年曾试图上演苏联编排的音乐喜剧《窈窕淑女》;企图向西方出版商出售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回忆录的一种未经原作者认可的版本;可能还帮助过别人将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录音带和手稿偷偷带出俄国。路易斯拥有华丽的别墅,配有蒸汽浴室、土质地面的网球场和自动调温的酒窖,这表明他除了当记者以外,还有其他更优厚的收入来源。
    然而路易斯极力否认他同克格勃有任何联系。上周,他承认他对索尔兹伯里为他这本书所写的前言感到懊恼。
    他曾同意请索尔兹伯里写前言,但是看了写出的前言之后感到恼火。他试图取消该书这篇前言,但是他被提醒说,他所订的合同没有给予他这样的权力。他对《时代》周刊的布鲁斯·内兰说,“这至少是不礼貌的,他们不会给一个美国作家的书写这样的前言,为什么要对俄国人这样做呢?”
    路易斯说:“我是试图介绍一下俄国人的想法,像在这样的一本书中,我必须有自己的立场,我不能是一个不偏不倚的观察家。”的确,从来没有任何人指责路易斯是没有立场的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