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美《读者文摘》刊登有关苏联地下出版物的文章:《压不住的抗暴心声》(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9-30

    【本刊讯】香港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九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压不住的抗暴心声》,摘要如下:
    俄国话萨密兹达(Samizdat)的意思是自行出版的作品,所有苏联字典却没有这个字。其实这个字已被别国语言吸收了,因为在今天,萨密兹达已成为有史以来成就最辉煌的地下出版事业,也成为暴露苏联生活黑暗面的最可靠的资料。
    把作品私自印出来困难重重。萨密兹达的作者、编辑和打字员都是临时凑集的,既不可能利用印刷设备和复印机,只好以手工方式处理稿件。苏联宪法虽然保证人民有言论与出版自由,这些人以及分发刊物的却受到特务侦缉。住所遭搜索,打字机和作品被没收——本身的自由也朝不保夕。他们依然独自行动,或小伙人合作,不断推出官方出版社决不会印行的诗歌、小说、回忆录和短篇故事;国际新闻;异议分子、少数民族、宗教和其他受迫害团体的申诉;以及特务机关国家安全委员会最为深恶痛绝的《现况实录》杂志。
    这些形形色色的团体道出人民久受压抑的心声。苏联人民渴望无拘无束地互通消息,渴望能突破封闭的处境,能知道外界的动态。稿件私下传递,一般的“订阅费”是保证再复制几份。萨密兹达在苏联境内的读者也许有六千万之多——几及成年人口之半。
    布洛德斯基三十八岁,目前居留美国,有人推许为当代最伟大的苏联诗人,他说:“象苏联这样的国家,作家的姓名往往不会印在书籍封面上却挂在囚室门上。”不过萨密兹达的稿件几乎都有作者的签名(偶尔还写明住址),简直跟国家安全委员会故意作对。能把写过书的、提过诉愿的、抄录过诗歌的,都一网打尽吗?在举世瞩目下可办不到。因此警方改采选择性的恐怖策略:搜索住宅,随时逮捕,关入精神病院,最后则强制流放。
    从十八世纪中叶以来,一些最优秀的俄国作家便暗中将作品出版传布。一直延续到晚近二十年,萨密兹达才成为反抗官方压迫的喉舌,不再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秘密写作了。一九六六年审判丹尼尔和锡尼雅夫斯基,更掀起一股怒潮。这两个作家无法在苏联自由出版作品,便将部分稿件送到国外——主管思想控制的鹰犬决计—劳永逸,彻底扑灭“这种稿件勾当”。
    丹尼尔和锡尼雅夫斯基被捕后拒绝认罪。莫斯科出现了支援他们的示威游行——标语牌上写着“尊重你们自己的宪法”和“要求公开审讯”。从理论上说,审判是公开的,其实法庭门户紧闭。两名被告的英勇立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萨密兹达开始报道审判情形,及劳工营刑期宣布后,国际间愤怒指责的消息。萨密兹达的抗议鼓舞了新作家,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也霍然憬悟面临暴政时不必缄默——他们有喉舌了!
    这一次萨密兹达声势最盛时,少数积极分子开始刊行《现况实录》——一叠极薄的纸用纸夹夹住,密密麻麻打满了字,有些地方几乎看不清楚,可是非常坦率正直。内容包括政治犯审判的客观纪述,从幽暗莫明的监狱和劳工营传出的消息,揭露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搜捕行动等,是针对克里姆林宫摧残基本自由权的一贯作风,发出罪证确凿的控诉。
    一九六八年四月,《实录》第一期出版。以后每两个月刊行一次。第一“版”只印七份,经过多次抄印,有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后来辗转传到西方国家,伦敦的国际政治犯营救会在一九七一年二月开始发行英译本。如今全世界都能读到了。
    国家安全委员会赶紧集中力量,到处侦缉这一批撰写《实录》的人,其实创刊编辑是郭巴内芙斯卡雅。这位三十二岁、身材瘦小、一头黑发的女诗人,率先根据积存的函件、法庭记录以及散处各地的政治犯与家属所提供的证辞和抗议,编成这份刊物。有一次她用她那种轻描淡写的口吻说明:“《实录》并不是非法刊物,只因为(苏联的)合法和新闻自由的观念很古怪,工作条件受到妨害,所以《实录》不能象其他杂志似地列出出版地址。”
    这个刊物以超然而又平淡的散文体裁,将克里姆林宫最不希望让外国知道的残暴手段,作亲眼目睹的写照。
    由于编撰《实录》,并以其他行动抗议苏联当局的高压政策,郭巴内芙斯卡雅于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被捕。但一星期后,第十一期依然准时出版——有一则消息提到郭巴内芙斯卡雅被捕,关在监狱似的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面临无限期囚禁的噩运(这种医院的病人如果犯了事,会一连几天捆绑在自己床上,不准上厕所,床上也不备置便盆)。(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