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七十年代》文章:《美洲华侨洗衣店的沧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6-23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一九七七年四月号发表萧村的一篇文章,题为《美洲华侨洗衣店的沧桑》,摘要如下:
    (原编者按:萧村博士,原笈广东四邑,留美社会学家,研究美洲华侨社会多年。本文是他以多年研究心得及个人见闻写成的一篇较为通俗的报告。)
    美国是十八世纪一个新兴大国。自开国以来,接收了四千多万因穷困或被迫害而来的各国移民。这些移民成为今日美国的少数民族。华人是其中之一。在这些诸色民族中,除了来自北欧的白色人种备受优待外,其他民族均不时受到种族歧视。在这种气氛下,一些侨民只能另谋美国白人不愿干的工作。意大利人的菜果摊、希腊人的雪糕店、犹太人的衣服店、中国人的洗衣店,都是侨民在不公平的困迫下被选择的侨民职业。今天,华侨洗衣店已成为美国白人社会奚落中国人的标准话题。由淘金到洗衣衣华人洗衣店最初开设在美国西岸,当时华侨称为“金山大埠”的旧金山。
    一八四九年,现今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砂,掀起了“淘金热”,大小城市随即在金矿区出现,该地的工商业也繁盛起来,人力因而时有缺乏。美国航业到香港招募工人。其时适值中国农村经济衰落,出洋成为中国南海一带的农民唯一的生存途径,所以到外地谋生统称为“出路”。由于美西的“淘金热”,“出路”到美国去便名为“去金山”。前代来美的华侨多是广东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的农民。到底有多少华侨淘到金砂,并且携同大量金砂,衣锦还乡的,无从查考。但“金山”的印象,是深刻人心的。于是从美国回乡的华侨被称为“金山客”,载运他们归国的轮船称为“金山船”,华侨的妻子被称为“金山婆”,儿子称为“金山少”,在香港接待他们的营业称为“金山庄”。
    来自广东的华侨,志在去“金山”掘金。希望能于数年之内,满载而归。但在“淘金热”的狂潮中,意欲暴富的人正多。山川野岭,一时万众云集。其中有西移的白人,以主人自居,倚势强占独霸的暴徒,见华人分享其利,遂起仇视之心,继而用武。
    华侨在矿场既难立足,只好转图别业,有些人便到旧金山去。旧金山是当年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个人服务工作,如家庭杂务、旅店、餐馆、洗衣店等项,都是白人不愿做的工作,遂落在华侨身上。竞争下的生存早年来美的华侨,聚居在太平洋沿岸的加州及俄勒岗州的大小城市。及至华侨人口已达六、七万之众,矿场既难立足,洗衣店虽成为胡口之计,然而不能人人都操此业,遂开始种菜园、果园及其他种植工作;并开始在南加州经营渔业。大约在此时期,华侨开设经营“杂碎馆”、“伙食铺”、“古玩店”,及其他行业于旧金山的格兰德街及华盛顿街之间;这地点终于发展成为今天驰名美洲的旧金山‘唐人街”。
    一八六二年,美国林肯总统下令建筑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由东岸和西岸分别向对岸建筑。西段由加州起建,亟需人力,决定从香港召请华工。华人勤苦耐劳,筑路工程进度神速。有一个时期,华人筑路工人竟达十万之众。
    横贯铁路终于筑成了。然而十多万的华工大多数随即被开除。失业后,他们仿徨无主。有些人冒着艰险,流浪到美国中部和东部。然而大多数人却回到西岸,从事那些华侨已有立足之地的职业。除了洗衣店及其他华埠的几种工作外,华人最有成就的是农场工作。当时华人以种芹菜闻名。双蒂甜橙,也是华侨接种成功的农产。也有华侨参与水利工作,于加州农业大有补助。华侨也有涉足于羊毛织造工业。华人的工资较为低廉,故白人老板乐于雇用华人。
    然而从一八六八年起,由于横贯铁路交通的建成,美国西部已不是遥远的边陲之区了。中部与东部的民众,大量西移。更有其他被退除的铁路工人,都迁到西部来。劳工问题,日趋严重。终于又引起排华的浪潮。
    华人的财物和生命的安全,在排华的狂潮期间全无保障。除了政客的叫嚷外,还有街上的流氓,时常找华人的晦气。
    一八八二年,美国国会颁行“排华法案”。法案包括以下要点:一、中国人没有资格申请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二、中国侨民不能申请加入美国笈。此法颁行后,除了那些能证实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外,其余所有华侨,一旦回中国探亲即不能再来美国。因此许多华侨如有积蓄,宁愿整鞭归国,另图别业。还有许多华侨,回国省亲后,只有转往加拿大。华人洗衣店亦因而传到加拿大。
    总之,前代的华侨,除能证明生于美国,有公民权者外,大多数被“排华法案”束缚得前无去路,只得终身流落异邦。
    一九四三年,罗斯福总统以当时的中国是美国第二次大战的盟邦,废除了“排华法案”,以准许所有在一九二四年七月一日之前进入美国的华人加入美国籍,并准许曾充当美国军役的居美华人退伍后回中国结婚,并带同妻子回美。结果,形成了很多家庭式的华人洗衣店,和前代的“土生仔”的洗衣店一样昌盛。
    美国移民法例,对待华人一向是不公平的。华人移民的限额只有一○五名。现在虽有改善,但离公平尚远。典型的侨民职业当时排华风潮已成为社会常情的美国西岸,十余万华侨被迫逃亡。那条用他们血汗筑成的铁路成为他们逃走的途径。他们三五成群,沿着铁路,向中部东部进发。有些人连车费也付不起,只靠两条腿,露宿野餐,每到一地,稍能立足的,便开起洗衣店来。芝加哥的第一家华人洗衣店就是在一八七二年开业的。这第一家华人洗衣店,并无名目,只称为“华人洗衣”。两年后,即有十八家分设于那时正在大火后重建起来的芝加哥。那时,芝加哥位居北美东西横贯铁路的中心,工商业迅速发展,故华人洗衣店也年年增加,遍布全市,且一直扩展到芝城西北部的中上人家住宅区及城南的工业区。一九四○至五○年间,大约是华侨洗衣店最旺盛的时期。五百多万人口的芝加哥,华侨洗衣店有五百多间。
    我在一九三六年至三七年间,曾因公务旅行美国中部、东部十五个州。从芝加哥出发,历时约一年。我记得每到一个城市,只要在市中心环行一两次,总能在大城市里找到唐人街,在小城市里找到“杂碎馆”和华人洗衣店。更小的城市即使没有餐馆也有一两家洗衣店。没有洗衣店的市镇,便表明该地没有工业。每处的华侨生意,无论餐馆、衣馆,都有同姓人独占的倾向。店里的工作,很少是异姓人,都是本家同宗。这现象在小城市更为明显,大都市的唐人街里,自然“诸子百家”都有。
    华人洗衣店的工资低微,但华侨勤俭经营,亦能略有积蓄。一些华侨在数年之间,可作一度的“满载荣归”。一般亦可每年付款回国养家,栽培儿女上学。华侨往往不独养家活儿,而于故乡公益、国内建设,也有显著的成绩。
    华侨洗衣店之能立足,在于华侨能吃苦。工作、吃饭、睡觉都在店内。华人洗衣店散设在城里的住宅区。一来因种族歧视,美国人不让华人与其毗邻而居;二来华人付不起高价的房租,华侨只得住在店内。邻近的主顾,只是日常送脏衣服来,领干净的衣服回去。华人的洗衣店的存在,只是都市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百三十多年来,华人洗衣店早已成为一种制度。
    华侨的洗衣店和平常的小商店一样,开设在街上,但门面的布置和一般的美国商店有点不同。门口挂着红底白字的“华人手工洗衣”的招牌。门窗摆着几盆花草,或有横帘。屋内最后一段,照例是厨房、睡房、厕所的所在。
    日常的工作是从清晨到半夜,十五六个钟头开门营业的。洗衣店的工作,以生意的多少而定。有些只有一个人做,但大多数位于商业较旺盛地点的洗衣店,有两人至三四人同做。在炎热的夏天,工作多的时候,有时直做到半夜。明天一早起床,又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华侨洗衣工人离乡别井,常常十多二十年,以至三十年也未能得偿满载而归的心愿。华工在劳苦工作之余,只有星期日一天,算是休假。这一天,他们都到唐人街去探亲访友,或自行寻求消遣娱乐。星期日中午与晚上,唐人街的茶楼酒馆都是坐无虚席,顾客大都是以洗衣服为业的人。洗衣业的现在和将来在一百二三十年的过程中,北美洲都市经济变迁,华侨洗衣店也跟着改变了。二三十年前,在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大城市,华人创办了集体洗衣工场,用大货车分向各地华人洗衣店接收已经包装的大袋衣服,带到工场去洗净,然后又依时送还。
    十四年前,我住在底特律,初时拿衣服到附近一家姓梅的洗衣店去。过后,市面上便出现了公共洗衣机店,人们把要洗的衣件带到那里,把一枚二角五分的银元投入洗衣机。不久,机器停下,再把洗净的衣服转放进干衣机去。这样只要一个多钟头的时间,一个星期的衣服便洗完烘干了。这种自动洗衣机器一如汽车,今天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
    洗衣机的普遍,其原因是近年人造化学纤维发达,衣服多不用烫了。这影响了华侨洗衣店的生意。然而华侨洗衣店还是存在着,因为都市里有许多单身、居无定所的人,还有一些忙于职责,没有时间洗衣服的。而且现在许多华人洗衣店,已经接收“干洗”的毛织大衣和成套的衫裤了。
    近年我每到一个店子去买东西,必定路过一家“阮氏洗衣店”。一次我进去访问。一进门,一位十六七岁面目清秀的青年走出来,看见我是中国人,便说:“我去叫我父亲。”一会儿,出来一位五十来岁中等身材的人。他说本城前时有三百多间华人洗衣店,现在剩下不到二百家了,华侨多数转行去经营餐馆了。
    前代华侨,有些因为有美国公民权,把妻子从乡下带来美国,共同经营衣馆,养得儿女成行。这些年轻的一代,现在各有家眷,投身其他工商业。一位华裔工程师曾对我开玩笑说:“我们得以长成,只是由于被置之不理。”他有兄弟姊妹九人,父母勤俭一生,是第二代的华侨洗衣工人。
    现在年老退休的华侨,如在经济上有可能,都想回香港去。那些穷困或太老弱的,或有亲属在美国的,便退休居于唐人街,那里也算是‘“海外的故乡”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