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英《阶级斗争》文章:《访问上海工人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07

    【本刊讯】英国《阶级斗争》五月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访问上海工人村》,全文如下:
    英国的住房问题并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更接近于解决。战后实行的工人住房应急计划,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了问题。为解决住房问题采取修建大型公寓的办法,这对造房子的资本家和金融机构来说是廉价的,但对工人阶级来说则带来很大的害处。在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以及其它大城市,许多大型公寓住房不得不停止使用或者倒塌。现在无家可归的问题比战后更严重了。工人住房的房租猛涨,地方当局为这些“公共住房”的真正所有者伦敦市垄断财团收房租,因为地方政府欠伦敦数十亿英镑的债务。社会主义能改变这种状况吗?中国在一九四九年的住房状况要比英国严重许多倍。现在中国的住房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但是,社会主义能够使人民在没有放债者和资本家强加的镣铐的情况下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同一九四九年相比是惊人的。工人村英国共产主义同盟代表团访问中国,有机会从在一九六四年在上海建设的一个“工人村”看到这方面的某些进展。
    我们首先被介绍给工人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位退休工人。
    工人村有一段历史,要追溯到解放的那一年一九四九年以前。保持了工人在工人村全部生活的斗争的历史,对那里的工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九四九年以前,不比狗窝高多少的茅屋就是那个地区工人的藏身之地。这位老人告诉我们,那时,人民抬不起头来,这有两重意思,一是说他们受到土豪和恶霸的压迫,二是说他们在他们住的茅屋中直不起腰来!这些破旧茅屋在一九五二年拆了,修建了一些较大的房屋和砖房。但是,仿造了一些过去的茅屋,以便人们记住过去。一九六四年,国家拨款修建了这个新村。工人公寓和一个繁荣的村庄这些公寓建造得很好,建在环境整洁,周围很宽敞的地方。它们同战后初期英国公寓的外表差不多。这些公寓确实并不豪华,但是很实用。第三世界其它国家的工人不可能指望得到这样高标准的住房。这个工人村是很有生气的,居民委员会在工人村中提倡值得骄傲的为公精神。这种精神在英国许多地方也是存在的,但是在没有根基的新阶层中常常特别缺少这种精神。
    这个村住着一千八百三十户,七千五百人。它由三十五幢五层楼组成,有一所学校、一个托儿所、一个幼儿园、一个银行、一个合作门诊所、商店和街道办的工厂。这个工人村是经过很好计划的,而不是草率建起来的。
    工人村的学校和幼儿园使妇女参加工作更方便了。在英国,在实现妇女平等,特别是实现有平等的工作权利方面的一个大障碍,是在照料孩子方面的状况令人遗憾。社会主义保障了对孩子的周到的照料,从而排除了妇女在参加工作的权利方面的障碍。退休工人在这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现在仍然是家庭妇女的妇女来说,工人村办的工厂为她们参加生产劳动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途径。老年人有了一个值得自豪的地方在英国,当工人结束了工作岁月时,就发生了问题。如果他不能为资本家赚利润了,国家就希望他尽可能不费钱地度过余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不是这样!老年人在退休以后,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在居民委员会里仍可得到利用。他们干得不错。他们不仅把工人村管理得很好,而且他们的领导还保证了平安和对工人财产的保护,而无需动用警察或武力威胁。在中国工人住房是便宜的中国工人每个月约付两英镑的房租。社会主义便宜地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一个家庭在付了生活必需品的费用以后,仍然有余钱存下来买其他东西。社会主义将会解决英国的住房危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根能够一夜之间实现乌托邦的魔杖。在中国实行了二十九年的社会主义以后,现在亦非乌托邦的景象。但是在有工人阶级无限的力量、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可以使我们摆脱牟取暴利者,这些人关心的是使住房保持希少和昂贵。我们不存在中国在一九四九年或者甚至现在仍然存在的那些问题,但是除非我们争取到工人阶级的权力,否则我们连一个小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