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苏报通讯《请您讲,我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2-22

    【本刊讯】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一月二十九日刊载该报记者发自爱沙尼亚的一篇题为《请您讲,我懂》的通讯,介绍一名懂得许多种语言的大学副教授,摘要如下:
    七十岁的塔尔图大学副教授片特·努尔麦孔德,领导他在这个大学里创建的东方学研究所已经多年了。他有一个独特的家庭图书馆,藏有上百种文字的书籍。他全都能读。因为他毕生都在研究外语。他懂得所有的欧洲语言,主要的东方语言和非洲语言。
    东干语没有科学的语法,于是他就到乌兹别克去,此后努尔麦孔德编制了这种语言的发音系统,找出了这种语言的语音特点,探索了其发展历史。
    问他怎样开始对语言深感兴趣的呢?
    他说,我曾向一位驻日本的外交官的遗孀租赁过房子,向她学习了日语。我还曾得到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一本薄薄的游记,那正是割草的时候,别人都在草垛上休息,我却把这本书记熟了。当我在火车站上运板条的时候,学会了阿拉伯语语法。
    他在塔尔图大学学习时很努力,毕业成绩很好。一九三四年秋天,这位获得了证书的语言学家在一艘丹麦船上任见习水手,当时一个丹麦字都不认识,而过了两个月就能流利地讲丹麦语了。他常到瑞典的港口去,又学会了瑞典语。他攒了一些钱后,就到哥本哈根大学、哥德堡、柏林和巴黎去充实自己的知识。
    他到一九三万年获得了语文学硕士的学位时,已经懂得所有欧洲的主要语言,学习了法罗群岛居民和爱斯基摩人的语言。
    努尔麦孔德是用什么方法学到那么多语言的呢?他说,我用的就是发掘了古代特洛伊城的那个亨利·什利曼的方法。方法并不新鲜。当那位德国考古学家要学习某种语言时,他就朗读外文的和德文的对照本,加以比较,反复熟记。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发音和掌握语法形式的。
    记者问他:你的记忆力很突出吗?
    他说,我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把一篇东西读两三次就记住了。譬如,我读皮埃尔·洛蒂的《冰岛渔夫》一书就是这样。只要掌握了一门外国语,学习第二门就容易了。
    当然,懂得的外语愈多,掌握另一门新的外语也就愈快。努尔麦孔德学习头两门外国语各花了一年时间,后来他学一门新的外语只消若干星期就够了。他的欧洲各地语言就是这样学起来的。而阿拉伯语、法尔斯(波斯)语、汉语、印尼语又怎样呢?他用梵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南非语朗诵了几首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