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报报道:《世界最大的通用计算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2-20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一月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世界最大的通用计算机》,摘要如下:
    十八日,富士通和日立制作所宣布了超大型计算机“M—200”。这两家公司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就接受政府的补助费,一直在共同研制被称为M系列的从中型到大型的计算机。据称,“M—200”具有过去同系列中最大的“M—190”的一点五倍到一点八倍的处理能力,作为通用计算机是世界最大的,速度是最快的。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二月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利用小型计算机做科学试验——速度是人的几百倍,并且十分准确》,译载如下:
    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院的和田昭允教授,研制成功一种利用小型计算机做科学试验的装置。这一装置称为“生物物质多次元测定装置”,有关遗传基因和生物高分子试验的药品注入、温度调节、各种数据测定等都用计算机来做,甚至连编制程序也用它。不仅可以代替人,而且,做人的两只手不能做的试验也是可能的。如,它能以比人快几百倍的速度进行多种项目的测定,迅速制造出最适当的反应条件等。并且据说也是十分准确的。作为计算机化的试验装置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据和田教授说,过去的生物试验方法使人有“瞎子摸象”的感觉。在以生命现象为对象的时候,烧瓶里的试验材料以秒速变化。并且,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条件,虽然相互具有因果关系,但是,复杂多端的现象也会表现出来。
    在过去用人手做试验的时候,在短时间内,只能测定极少的项目,与此有关的,同时进行的其他现象则完全被忽视。根据试验结果,马上做出最适合的试验条件也基本不可能。
    和田教授的研究题目是研究旦白质和核酸等生物高分子各种形状。在利用这一装置的试验中,生物高分子的光吸收和核磁共鸣等种种数据按照计算机的指令同时处理。标本溶液的PH值、药品注入、温度等都按着需要由计算机来做。这个装置最大长处是速度快、同时测定许多项目。在人做试验时,由于研究人员疲劳发生错误,主观判断造成的错误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是在所难免的。用计算机处理的这个装置就不会产生这种错误。和田教授利用这个装置,已经就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重螺旋状菌发现了过去不了解的新的事实,应用范围也很广。他和其他教授预定在现在研究的利用生物反应长处的化学合成堆里也利用这一装置,在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发挥威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