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哈希文章:《莫斯科新近对它在中东的作用感到不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2-05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二日发表哈希的文章,题目是《莫斯科新近对于它在中东的作用感到不安》,摘要如下:
    萨达特和贝京就实现中东和平的可能性进行了对话,这使华盛顿感到懊恼,因为事前没有和它磋商,但更使莫斯科感到痛苦不堪,因为它显然认为在决定中东未来的问题上,它面临被撇在一边的危险。
    在埃及总统萨达特于十一月十九日到达以色列之后十天,苏联领导人才打定主意对这些戏剧性的事态发展发表什么意见和采取什么行动。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他们才表态。
    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反对可能使一场已进行三十年之久的战争结束所作的尝试,那是不合适的。但是莫斯科几乎不可能对萨达特发起的、而且被贝京接过来的这个“让我们自己来”的行动感到振奋。因为如果他们俩能够背着莫斯科实现稳定的和平的话,那么莫斯科就再次失去了实现一个古老的俄国美梦的机会,这个俄国美梦就是在地中海有一个立足点。
    事情开始于彼得大帝在位时期,彼得大帝于一六八二年登上俄国皇帝宝座。从彼得大帝时代起,俄国军队曾几十次推进到达达尼尔海峡。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军的胜利似乎终于为他们开辟了实现他们美梦的途径。他们要求西方盟国让他们在东地中海建立海军基地,作为他们在和约中应该得到的一份利益。
    一九四五年,西方盟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这同西欧国家曾一再去帮助土耳其人对俄作战的理由完全一样。西欧不喜欢看到俄国熊在地中海的温暖水域中游泳的前景。英国和法国军队甚至在德国的赞成和支持下在一八五四年到一八五六年间在克里米亚登陆,以解除俄国对土耳其的压力。
    自从一九四五年以来,苏联的外交活动已一直在努力试探和探索如何在中东发挥某种作用,并在世界上的那一部分获得立足点。
    埃及战后的愿望使莫斯科获得了第一个良机。埃及人希望英国人完全撤出埃及。他们转向莫斯科寻求援助和赞同。莫斯科作出了响应,首先是提供武器,然后是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在阿斯旺修建新的大坝。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七五年,莫斯科是埃及的保护国和供应国。作为报答,莫斯科在埃及获得了海军和空军基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敌对状况给莫斯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以色列越是向美国寻求武器,阿拉伯人就越是转向莫斯科求助。有一个时候,伊拉克和叙利亚成了莫斯科的保护国,而且时常在实际上成了莫斯科的卫星国。就南面来说,索马里和苏丹也曾一度成为莫斯科的保护国。利比亚现在依然是这样。
    但是,时代改变了。驻在埃及的俄国人使埃及感到咄咄逼人。在索马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俄国人从这两个国家被驱逐出境。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尚未得到解决的对立使阿拉伯人仍对来自莫斯科的人感兴趣。叙利亚和伊拉克仍然从莫斯科获得他们的大部分武器。只要阿—以冲突仍然得不到解决,估计他们将继续这样做。但是假如有朝一日由于萨达特—贝京举行会谈而使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实现和平,假如和平的想法扩大并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都包括在内,莫斯科在那时将会失去莫斯科在中东获得立足点的基础。因此,莫斯科对萨达特—贝京对话迟迟不作出反应,这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