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西德刊物文章:《韦尔纳访华之后:必须把合作放在首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2-04

    说韦尔纳在同该刊谈话中列举了四点印象:中国的政策丝毫没有侵略性;新领导正在使自己的国家现代化;中国领导对世界秩序有明确看法,一如既往,坚持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和西欧有着明显的共同战略利益
    【本刊讯】西德《弗策特》月刊十一月份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联邦议员韦尔纳访华之后:必须把合作放在首位》,全文如下:
    中国是个正在崛起和变化的国家。一方面它具有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痕迹。另一方面,一个世界大国的轮廓今天也已表现得很清楚。
    中国不是而且也不想成为超级大国。中国政治家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说,他们没有任何霸权要求,而且将来也不会提出霸权要求。可以肯定,中国要从其发展中状态,从其经济和军事的潜在力量上升到一个同美国和苏联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然而,中国今天由于它的幅员辽阔,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在第三世界的作用,它已经是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今天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参加,任何世界政治均衡方案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实现的。
    在同《弗策特》月刊的一次谈话中,联邦议院议员曼弗雷德·韦尔纳列举了他的许多印象中的四点印象:
    △中国的政策丝毫没有侵略性。中国的整个方案是纯粹防御性的。一切都是以防御为目标。就他在陆军、空军和海军所能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其军事力量充其量只能用来防御,而不能用来进攻。但是防御的意志和决心却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到处很有生气的。在城乡进行的民防努力或许也是举世无双的。中国宣布,它决不首先打第一枪,但如果受到攻击,则坚决给予回击。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的人民战略方案是,把敌人放进来,然后处处打击它,最后消灭之。
    鉴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和辽阔的土地,中国的这种方案是完全有意义的。凡是亲身了解到广阔的中国领土的人都知道,任何敌人要完全夺取这个国家是非常难的,更不用说占领它了。每个村、每个企业、每个学校都有一支民兵队伍,它可以配合正规军作战。当然在武器装备方面还是有待改进。但仅就数量来说就已经是十分强大了,以致于在坚决的斗争中也可以给高度现代化的进攻者造成不能长期忍受的损失。
    △新的领导现在正在目标明确地使自己的国家现代化,先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做起,接着是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对科研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正给以极大的重视。新的领导首先对在科学技术方面同西方国家合作感兴趣。当然他们并不打算放弃中国的基本政策,即首先必须自力更生。中国不考虑欠外国很多的债。此外,新领导已宣布提高相当多人的工资,这将会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人们期待由此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推动力。
    △中国领导对世界秩序有着明确的看法。它一如既往,坚持三个世界的理论。一方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构成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第三世界,中国一直把自己算作是这个世界的国家,介乎其间的是第二世界的国家,大概也就是指欧洲国家和日本。中国政府认为一场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但它认为其中的一个超级大国(指美国)正处于守势。因此,它认为苏联(所谓社会帝国主义)的威胁要大得多。只有当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国家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情况下组成一个统一战线,才有可能推迟战争的爆发。他们把缓和看成是苏联人的骗局。他们一再强调其对一个强大西欧和一个重新统一的德国的兴趣。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韦尔纳博士认为,中国和西欧有着明显的共同战略利益。只要苏联坚持进行无疑首先是威胁欧洲的扩军备战,那么西欧出于均势的理由就会有极大的兴趣看到中国强大起来。中国越是强大,苏联被牵制在其东部边界的力量就越多。反过来,中国人也希望能看到一个强大而又统一的西欧,这也出于同样的观点。联邦议院议员韦尔纳主张视情况在政治行动上加强利用战略利益的这种共同性。这不是为了包围苏联,因为西欧和中国都没有扩张的目标,而是为使苏联明白,它不可能通过武力向西或向东进行扩张。
    按照韦尔纳博士的看法这具体地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中国领导和西欧之间应就世界政治和共同的战略利益问题更加频繁地交换意见。
    应在科学、技术、贸易和工业诸方面进行所希望的具体的合作。
    应在恰恰也包括青年人在内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