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英刊文章《谁来填补印度洋的力量真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0-31

    【本刊讯】英国《外交研究会》杂志一九七七年第二十一期刊登伊恩·艾迪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方在南亚的利益受到侵害,谁来填补印度洋的力量真空?》,摘要如下:
    目前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全面战争,是法国退出非洲最后一块老式外国殖民地吉布提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对非洲的新式争夺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争夺不象当初十九世纪的争夺那样,仅仅牵涉到欧洲一些要夺取领土的国家,而是超级大国的争衡、日本的日元力量、中国的语言力量、想在本地称霸的国家的野心以及种种非国家的力量——从狂热组织、犯罪组织和革命组织到商业组织、金融组织直到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组织这样的政府间组织应有尽有——全部交织在一起的一场混战。对非洲的这场新争夺,是以印度洋地区为中心而进行的,是总的地缘政治的斗争中目前比较明显的一部分。这场争夺全球势力范围的斗争一天比一天激烈。但是,绝大部分争夺者并不能从他们直接参与的零星战斗中看出他们是在打一场大战。似乎只有苏联和中国看到了这盘棋的全局。俄国全面推进,中国大声疾呼,但是其余的国家却不愿意正视正在发生的事情。
    就印度洋而言,最近出版的书表现出一种值得欢迎的现实态度,并且指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教授费伦茨·瓦利发表了一本从美国的观点出发但是却有广泛接触和实地考察为根据的提纲挈领的书。
    瓦利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常常有人解释说,苏联海军进入印度洋主要是对付据说在印度洋西北角活动的导弹核潜艇——这是美国威慑力量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成分——的防御性部署;但是他说,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没有那样说,这一行动的目的显然是多重性的。苏联需要保护它东西两端领土的海上交通畅通,需要保护它日益发展的商船队和渔船队。苏联要拦截运往欧洲、日本或美国的石油;苏联海军所以采取这一行动更可能是为了“支援‘民族解放运动’或者某个友好的沿岸国家”。莫斯科还想通过军舰的友好访问和事务性往来来显示它的全球力量,并且支持当地各派力量中的某一派。还有一个似乎说得通的解释是苏联想要遏制(或者毋宁说是侧翼包围)中国,但是,“莫斯科的决策人看来心里并不想”取代英国而成为一个主宰印度洋的外来力量,因为如果要这样做的话,它就得有陆地上的领土主权。话虽这么说,难道真的非有陆地上的领土不可吗?瓦利先生接着说:“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军事和政治原因而外”,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更大的地缘政治动机。这种动机“支配着苏联的战略考虑,与德意志帝国当年搞全球战略的思路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方面,他的看法接近于中国人在一九七七年七月八日《北京周报》上对苏联战略的分析。这一分析详尽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提醒人们注意。举例来说,他叫人们注意苏联为要控制卡特加特、达达尼尔、直布罗陀、曼德、马六甲、对马、宗谷和津轻这些海峡,要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的问题。瓦利先生介绍的历史背景表明,从前的阿拉伯和葡萄牙海上霸主们也象今天中国人这样懂得,从政治上控制要害地方(即所谓直布罗陀化)同海上扩张要双管齐下。
    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事件之后,俄国人在埃塞俄比亚的影响就主要靠武器和古巴雇佣军来维持,而不是靠社会主义思想或者经济来维持了;瓦利高瞻远瞩地指出,埃塞俄比亚是靠近红海焦点地区、正当战略要冲的国家,也是进入印度洋的咽喉。
    总的说来,尽管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关于集体安全的言论给赤裸裸的地缘政治加上了一层掩饰,但是苏联正在把“软软的小肚子”的老概念应用到印度洋,正如英国当年夺取直布罗陀、米诺卡和马耳他,从侧翼包围欧洲大陆时以地中海为“软软的小肚子”一样。苏联实际上用以代替领土控制(那是军事扩张的另一条臂膀)的,当然不是在埃及、印度等国家扩大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信仰,而是利用这一地区的许多“相互联系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利用阿以冲突和非洲人同南非白人冲突中的经济方面:企图通过首先切断石油,其次切断其他重要矿产的供应的办法来扼杀西方。
    同样可恶的是——尽管他没有这样说——有这样一种观念:印度洋对欧洲人的关系大而对美国人的关系小,所以尽管美国人在那里“没有什么根本利益”,欧洲(和日本)也不得不依靠他们来保卫对它们确实是性命攸关的贸易线。据瓦利先生在其他地方指出,莫斯科的设想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将逐步削弱;西方和中东国家的联盟关系将公开分裂而解体;苏联的影响将趋于扩大,结果是逐步通过每一步都小到不足以引起美国反击的变化,使那里的力量对比变得对莫斯科的代理人有利,进而使它能稳稳取得“明显的优势”。换句话说,如果对欧洲和日本的市场和原料生死攸关的印度洋地区直布罗陀化或者安哥拉化了,那么,就可以使这里的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芬兰化,也就会使全球力量对比严重地不利于孤立的美国。
    虽然他的书不可避免地写得很简单。但是,在论述本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本地区各个国家和各片的形势的章节中,已经把主要的问题都谈到了。他强调,并不是大国争夺和外部压力加剧了不稳定局势,而是本地区国家内部之间的冲突引来了地区外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印度洋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国家(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等)和沿岸国家一起来促进伊朗国王主张建立的共同市场和斯里兰卡主张建立的印度洋共同体,以及促进欧洲共同体—阿拉伯—非洲合作区和日本—东盟—澳大利亚合作区的观念,以便使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能够造成一个连锁的体系。这个体系将排除出现外界的和本地区的国家在印度洋建立霸权,而有利于第三世界在这个核心地区的稳定的工业化民主国家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