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港报译载文章《维他命B与先天性心脏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9-25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九月一日译载一篇文章,题为《维他命B与先天性心脏病》,摘要如下:
    占比率相当大的一部分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可能是他(她)的母亲在怀孕时缺少了多种维他命B所致。然而,只要未来妈妈们不偏食,在日常饮食中稍为多吃各类食物,下一代罹患此病的机会便大大减少。
    上述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病理学系查理斯
    ·利文博士提出来的。
    虽然已有大量的可靠证据支持他这种说法,但利文博士在英国医药周刊《刺络针》上只是以一种假设学说提了出来,尚待求证。
    他花了二十年时间研究这项课题。它的要点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在胎儿时期已形成了心脏的冠状动脉基础脆弱。脆弱的原因是拼凑成动脉血管壁的长股肌肉之间缺乏了适当的交连。倘若这些长股肌肉不能连接在一起的话,当遭受高血压时便趋向于依它的长度分离开来。
    由于动脉血管壁的构造形式早在胎儿时候便已成型,有缺陷的血管壁永远存在着破裂的危险。
    纵然裂口可能修补,创口疤痕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但在消失之前,可能起着象血凝块物质和蜡质脂肪的作用,增厚了动脉血管壁。
    其结果是动脉血管壁有缺陷的成年人,对引起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先决条件表现得异常敏感,例如精神压力、食过量的动物脂肪和吸烟等。
    倘若他的理论成立的话,患上心脏病的先天条件是可以避免的。发生在产前的组成动脉血管壁长股肌肉间的交键缺乏,是母体缺少了一种特殊的酶素。欠缺了这种酶素,胎儿便不能形成交键。多种维他命B中的B6是生产这种酶素的必需品。
    尽管维他命B6缺乏甚为罕见,但孕妇却十分普遍。因此,充分补充这类维他命,可能防止心脏病的先天条件形成。
    “交键”脆弱的推论所产生的影响还不止此,还有若干方面的倾向。例如可能引起动脉血管突起和破裂,受损害的程度须视血压的高度。
    用怀孕动物作实验,把它们食物中的维他命B6抽掉,结果显示引起它的后代的动脉血管壁脆弱和断裂。进一步实验证明,在怀孕后期给它们补充维他命B6,症象便消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