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德新社报道《北京新的政治局:技术治国论者和将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8-26

说中国现在有了这样的领导,这一领导在毛主席去世后的几个月里已显示了它的机智和巧妙的策略
    【本刊讯】德新社八月二十二日播发赫费尔的一篇报道,题为《北京新的政治局:技术治国论者和将军》,摘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已经在新政治局的组成中向“大治”迈出了第一步。原来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员消失了。总数为二十五名——除党的首脑外。技术治国论者和将军差不多名额相等。
    最高权力机构的重新组成,可以被认为是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最重要结果。它使九亿五千万中国人有了这样的领导,这一领导在毛去世后的几个月里已经显示了它的机智和巧妙的策略。大约五十七岁的党首脑华国锋是政治周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他把最核心的领导集团,即“常务委员会”由九名压缩到五名。
    人员的组成情况表明了一种妥协:
    华之后,占第二位的是七十八岁的老元帅叶剑英,他在中国武装力量中扮演父亲的角色。第三号人物是被恢复了名誉的七十四岁的邓小平,他是个“大管家”。第四号人物是七十三岁的财政和行政专家李先念。这一关键机构的第五名成员汪东兴,他作为北京卫队司令支持了华并使清除激进的“四人帮”成为可能。
    由二十三名委员和三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政治局的其他成员在“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之下。最有意思的是方毅和陈慕华女士进入政治局。方毅是前“外经部”部长,陈慕华是他的后继人。中国领导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他们是怎样设想新方针的。
    在一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受了二十八年中最广泛的人事变动。以诸如余秋里和方毅这样优秀的人为代表的技术治国论者第一次升入了领导层。
    通向所谓现代化社会主义的道路看来是畅通的。但在可望及的时间内也必须估计到世代转换。
    尽管不是所有新领导人的出生年月为人所知,但平均年龄可能是六十七岁。
    然而如果老人即主要是将军们不得不退出领导,那时候,党的首脑几乎还达不到现在这一平均年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