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快报》述评:《中子炸弹与纽约停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8-03

    【本刊讯】香港《快报》七月十九日发表一篇述评,题为《中子炸弹与纽约停电》,副题为《剖视当今第一强国的优点与弱点》,全文如下:
    美国毫无疑问仍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但是这个巨无霸却有一点头重脚轻,很容易给它的敌人掌握到它的弱点。
    最近,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两宗事件,最足以说明美国这个国家的优点及弱点所在。
    卡特总统在上周通知国会将拨款生产中子炸弹。此举是美苏长期军备竞赛中的一项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中子弹的问世,将完全扭转美苏之间的战备均势,使美国在核子武备方面大踏步超越了苏联。
    在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海参崴协定限制美苏核子武备以来,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生产大为减缓,因为海参崴协定所订的限额,与当时美国已经拥有的核武器数量相差无几。而苏联当时拥有的核武器则远不及“限额”,因此得以大举扩大生产,使其在核武器生产能力上的发展逐渐超越美国。
    从表面上看,海参崴协定是使苏联获得了单方面利益。但实则不然,美国利用这四年的减缓生产,得以倾注较多人力物力于研究发展更新型的核武器,遂有中子弹之诞生。
    中子弹的爆炸原理不同于氢弹的分裂一融合一再分裂过程,而是利用氢核子分裂中产生的中子进行杀伤,中子本身不会融合和再分裂,而凭其强烈辐射可以穿过任何坚厚物体而致人死命。因此中子弹爆炸时不会产生强大的震荡和炽热的烈焰,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力只相当于普通炸弹,但其辐射力则强于氢弹。若在战场投扔中子弹,敌方的坦克和坚固工事不会受破坏,但坦克内的敌兵和工事内的敌方指挥人员则皆立即毙命。在尚未有任何抵御中子弹的方法之前,此种新型炸弹将是在战争中每一战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在核子武备逐渐落后的情况下一举凌驾苏联,足以反映美国的优点所在。这种事情以前也曾有过,二十年前苏联首先进入太空时代,美国急起直追而迅即后来居上。这反映了美国在经济上、工业上、科技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潜力,另一个超级大国即使秘密在某一领域中埋头发展而取得领先优势,美国也能凭其优厚“潜质”后来居上,而如果美国在某一领域中领先,苏联就望尘莫及了。
    但是美国这个国家也有其难以掩饰的弱点,最充分地反映在上周纽约大停电及随之而来的大混乱中。
    只是因为一个雷电击中纽约核子发电厂的一个电钮,就造成这个世界第一大都市陷于瘫痪,并且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摸黑参加抢劫行列,有父母子女全家出动抢劫者,单是当场被捕的就有三千余人,而警方估计漏网者十倍于被捕者。
    试想如果苏联特务对美国几个大城市的发电站同时施行破坏,美国岂非不战自溃?美国的工业和经济潜力纵然优厚,但制度本身决定了大企业的垄断性质,大城市的公用事业掌握在私人手中,并且在大吃小之下高度集中化,一出毛病就影响全市。而且在美国社会中,金钱的魅力压倒了一切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混乱中会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