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报登哈希文章:《勃列日涅夫对巴黎的访问未获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6-27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二十四日刊登约瑟夫·哈希写的一篇评论,题为《勃列日涅夫对巴黎的访问未获成功》,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本周飞往巴黎对法国进行了三天访问。此行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宣传上都是不成功的。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试试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新头衔灵不灵。由于他有这个头衔,德斯坦总统到机场去迎接了他。但是勃列日涅夫先生并没有由于有了这个头衔而在巴黎更受欢迎,不论在人民中还是在政府中都是如此。
    恰好相反,巴黎的人民和政府似乎在要利用这个机会,来表明他们对苏近来的所作所为并不那么高兴这一点,看来是团结一致的。
    在勃列日涅夫去访问前的星期六(六月十八日)那天,右翼和左翼力量都举行了反苏示威。右翼分子选择了他们喜爱的示威场所爱丽舍田园大街。左翼分子在共和国广场举行示威时齐声高呼“勃列日涅夫滚出去”。着重表明了目的在星期一,即勃列日涅夫去访问的第一天的上午,一列郊区火车在驶往巴黎途中有人要它停下,接着人们便向塔斯社分社和苏联航空公司办事处扔汽油瓶炸弹。
    在这些事件中没有任何人受伤,但是达到了目的。法国右翼和左翼的舆论都并不渴望法苏两国之间建立任何“特殊关系”。法国共产党领导人马歇没有对这位有名无实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进行礼节性拜会一事是一个附带的注脚。对于德斯坦总统讲的一句话,即法国为大西洋联盟成员国是“当前法国没有哪个政党谋求要修改”的政策,马歇先生也没有表示异议。要求遭到拒绝在正式会谈时,勃列日涅夫先生实际上曾要德斯坦先生和他一道批评美国卡特总统的所谓不正当地干涉苏联内政的作法。但是法国总统却反其道而行之,同卡特先生一样强调维护人权的重要性,强调其他的人有权批评苏联人违反人权的作法。
    因此,勃列日涅夫在巴黎的三天访问着重说明:法国并没有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保持中立,也肯定不是苏联在西欧心脏地区的一个特殊朋友。相反,法国如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已经很成熟,能够看清楚:苏联是一个独裁国家,它对待持不同政见者的态度激起各文明国家人民的愤慨。
    因此,勃列日涅夫先生不得不毫无所获地返回莫斯科,他既没有听到聚集在他经过的马路两旁的法国人对他的欢呼声,也没有能说服法国政府扩大它与华盛顿之间的距离。相反,法国现在的立场比自从一九六六年戴高乐把法国武装部队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属的军事组织中拉出来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于与华盛顿一致。加强同北约合作法国武装部队仍然处于他们自己的独立指挥之下。但是法国若干时候以来,一直在逐步加强同其它北约国家武装部队的自愿合作,虽然这种加强合作的行动是悄悄地采取的。当然勃列日涅夫先生希望要予以扭转的恰好是这个趋势。而这都是德斯坦先生坚决拒绝答应做的事。
    事实上,他申明了法国保留在法国境外使用其部队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法国保留在北约范围遭受到任何军事威胁时,它同北约部队合作行动的权利。
    勃列日涅夫返回莫斯科时两手空空,没有任何访法成果可以炫耀,这种情景有一点儿悲怆。他现在正处于漫长的政治生涯的顶点。他刚刚获得苏联人民所能授与他的最高头衔和荣誉。显然,他原本是想在他的荣誉上加上在巴黎取得的外交胜利,而能够这么说,至少法国已经理解了苏联的立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