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美报社论《苏丹对俄国人说“再见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5-27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五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社论,题为《苏丹对俄国人说“再见吧”》,摘要如下:
    非洲东北部分的联盟关系最近的变动表明,那个大陆上争夺权势的斗争在继续进行而没有减弱。现在是苏丹赶走了向苏丹武装部队提供训练的九十名苏联军事专家。
    尼迈里总统采取的这一摆脱同克里姆林宫联系的行动是仿照埃及的作法,埃及的萨达特总统曾在一九七二年七月同样地采取了让莫斯科派去的军事顾问卷铺盖回国的行动。在最近一些时候,尼迈里一直注视它东面的不断闹事的邻国埃塞俄比亚从长期依赖美国而转向苏联。这两个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不好的,这主要是由于埃塞俄比亚北方省的厄立特里亚要求脱离埃塞俄比亚的分子得到了苏丹的鼓励。
    这位苏丹领导人显然已经断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向西方国家靠拢。
    尼迈里是在一九七一年开始对苏联的动机抱有怀疑的,这种怀疑情绪去年又恢复了,当时他认为反对他的未遂的军事政变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在由于关系冷淡而使得苏联军事援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这位苏丹总统已转向法国和美国寻求武器的供应。举例来说,他已在上周向法国订购了军事直升飞机、战斗轰炸机和人员运输车。
    然而,必须从非洲发生变化这一更重大的角度来看苏丹改变它的联盟关系的问题。尼迈里断言,苏联正试图以“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来控制非洲大陆,俄国在非洲立足点之多,说明了他的不安是有根据的。
    克里姆林宫现在在索马里保持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在埃塞俄比亚的影响不断增长(这是位于非洲之角的两个国家)。它向位于东非腹地的乌干达的阿明供应武器。它在西非的安哥拉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在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坦桑尼亚、刚果共和国、莫桑比克、马尔加什以及其他国家都拥有同情它的人。
    正象苏丹撵走苏联人员一事所表明的那样,苏联在非洲并不是全部称心如意的。非洲向两极分化的阵线是交错的,谁也不能肯定联合的阵容不会再次发生变化。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苏联不论在此地有所得或在彼地有所失,它将继续拼命谋求扩大它在非洲的影响。对于它的这一目的,非洲国家——以及西方
    ——必须继续保持警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