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俄罗斯很难找到俄国古典文学著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4-05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十六日刊登希普勒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在俄罗斯很难找到俄国古典文学著作》,摘要如下:
    在莫斯科最大的书店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找不到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里的任何一本作品。契呵夫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也只有在供学生用的平装本中找到,刊载的是各人一篇短篇小说。虽然俄国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但是现在缺少书籍。
    在加里宁大街现代化的大书店二层,人们问文学书籍部的女售货员有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她苦笑了一下,摇摇头。她说,“他的书常有,但是很快就卖完了。”普希金呢?她又摇摇头。托尔斯泰?果戈里?莱蒙托夫?她好奇地看着这位顾客,有些困惑,好象不明白,当回答是如此众所周知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提这个问题。
    俄国人可能都知道,俄国和西方作家的伟大著作很难买到,但是原因不大清楚。
    这里似乎在政治上不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契呵夫、海明威、狄更斯等人。然而他们的著作出版得太少,以致于在人行道上黑市兴旺,人们以二十美元到四十美元买一本他们的著作,这个价钱相当于一个医生、或一个教师一周的工资。
    莫斯科一位作者说:“这部分是政策、意识形态等等,但更多的是愚蠢。”一些人猜测说,缺少书籍只不过是苏联经济不景气的又一个表现。不关心读者的爱好
    因为国家出版社不必出售他们的名著,所以说他们不关心读者的爱好。主要是,当局通知他们印什么,他们就印什么,结果书架上堆满了没有人看的列宁的小册子和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汇编。
    爱好优秀文学作品的苏联人似乎比喜爱名著的美国人珍藏的好书多得多。他们轻轻地拿起这些书籍,在屋子里传递着,进行讨论,象喝酒一样沉醉在里面。
    一位莫斯科人说,“人们非常渴望得到书籍”,这个人曾到保加利亚去,发现那里的俄语版俄罗斯文学名著比莫斯科还多,这使他很惊奇。
    他们如此渴望书籍,以致于一些知识分子花很大力气想方设法弄到书籍。他们同书店的工作人员交朋友。力求接近外国人。他们要求到州的城市——那些地方对文学著作的要求较少——去的朋友为他们寻找名著。
    作家需要书象需要肉类一样,他们从政治上采取办法,参加作家协会,以便能进入为协会成员设立的专门书店。在那里,以预订的办法可以买到有价值的书,但是一位作协成员说,仍然“需要天天打电话、认识某个人”。用废纸换书政府为了使缺书成为可利用的事情,开始执行这样一项计划,以出售可再生的废纸来换取购买稀有书籍的权利。任何人上缴二十公斤、或四十四磅废纸——包括报纸、旧书等等——可得到一张配给票,拿着它可到书店选购两本在现制度下可得到的书。
    他付出正常的价钱,当然是这里较低的价钱。这些天他可以得到《雾都孤儿》、或者《三剑客》,或者库兹马·普鲁特科夫(上世纪一些作家合写讽刺作品时候用的笔名)的一些著作。
    杰克·伦敦和马克
    ·吐温的作品在这里也非常受欢迎,通过上缴废纸也可以买到他们的作品,但是永远得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时他的整套作品和其他古典著作出版后可通过预算方式购买。或者在黑市上购买,即十几个人拿着手提包在各公共汽车站乱转,有时在星期日上午,在克格勃总部所在地卢比相前对面隔捷尔任斯基广场的一个公共汽车站转来转去。
    上缴废纸碰了钉子,它的未来捉摸不定。苏联报纸说,官方报纸抱怨再生工厂数量不足,伪造票券、或者以每张四美元的价格在黑市上出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