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访问华体制下的中国,充满明朗的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2-06

    【本刊讯】日本公明党机关报《公明新闻》一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编辑局长、众议院议员市川雄一的文章,题目是《访问华体制下的中国,充满明朗的活力》,摘要如下:
    我是第三次访问中国。前两次都是在盛夏的酷暑去的,而这次却是到寒冷的中国大陆作了一次旅行。但是,同严寒的季节相反,我们再次重申了日中间的友好和友情,访问的时间虽短,但我感到,这是一次充实的收获甚多的旅行。
    到北京后,给我的强烈印象是,与上一次(一九七四年八月)访问时不同,接待我们的人的表情都很爽朗,举止也很轻松愉快。我觉察到,中国人对“四人帮”所感到的不满是多么强烈。虽然我只访问过中国三次,但是来到中国后,总觉得中国是个“异质的刺激”和“值得怀念”并存的国度。所谓“异质的刺激”,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在革命的开始时迸发出来的活力仍然朝气蓬勃地保持在人民和社会之中。所谓“值得怀念”,就是到处都有少年时期读历史书或故事书而产生的那种令人向往的风景和富有想象的遗迹和文物。
    这次访华的时间虽短,但内容却很充实,其最大原因是因为同华国锋主席进行了会谈。而且,同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女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会见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使说这是一次在政治上产生了非常重要意义的访华也并不过分。从形势来看,正是日本、美国及中国的政治主角交替的时期。中国新的领导人华主席当然已经表明,继承“毛、周路线”是前提。但是,他们对日本和美国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日本本来就是世界注意的地方。通过同华主席会谈,了解到了中国对日本的看法,无疑这对今后日中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华主席同公明党访华团会谈,这是他第一次同中国称为“第二世界”的自由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会谈。这一事实也说明,这是华国锋主席重视对日关系的表现,而且也意味着他终于首次登上了对日外交的舞台。
    华主席的谈话是明确的,他说:(一)我很愿意积极地推进中日关系;(二)希望早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三)坚持中日联合声明中商定的“反霸权”原则;(四)我认为,只要日方的福田首相下决心,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就没有障碍。从上述四点,我感到他的态度是明确的。
    对于公明党来说,这是第五次访华,但是在华主席体制下,当然还是第一次。双方重申了要在华主席领导之下,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周时代”公明党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和信赖关系,为增进日中友好关系作出新贡献,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竹入委员长和华主席的会谈实际上具有与公明党和中国方面签署联合声明相同的意义。同邓颖超女士的会见,是为了对周恩来总理表示哀悼。对竹入委员长含着眼泪说的悼念的话,无论是我们,还是中国方面的人都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临别时,邓女士紧紧地握着竹入委员长的手说:“对你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厚友情我深受感动。竹入委员长及朋友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含着晶莹的泪花谈话的表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一次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对我们说:“我参加革命已五十年了,中途,有许多同志倒下了。其中也有比我更年轻和更优秀的同志。每当想起中途牺牲的同志,就感到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必须加倍努力,连已经牺牲了的同志未竟的那部分工作也要完成。我每天都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
    晚年的周恩来总理,每天确实是按照他自己所说那样去做的。在北京和上海,我们分别看了悼念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的电影,其中有“人民的眼泪流成河”这样一句话。只要看了电影,就会感到,用这句话来表达八亿人民恸哭的情景,并不夸大其词。说在地震时、遭灾时,当人民最需要党的力量和援助时,周恩来总理肯定会赶赴第一线现场。对这样的话,超越主义和主张的不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另外在上海,我们参观了揭发“四人帮”的讽刺漫画展览。据说展出的是贴在街上的漫画中的优秀作品,郁积在群众内心的不满情绪一下子迸发了出来,这一点给我的印象很深。第三次访华的时间虽短,但是取得的收获却是如此之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