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评我国对非洲的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1-25

说我对非洲的政策不仅赢得了某些非洲国家的友谊,而且也使我成为整个非洲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联合起来的最积极的提倡者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一月四日刊登韦格尔的文章,题目是《为争取非洲中国人比苏联人更慷慨》,摘要如下:
    北京对外政策方针全部宝都押在“反霸权主义”这张牌上。这种反霸权主义允许同象塞拉西那样的封建统治者、同象中非的博卡萨那样的称“帝”者、同象坦桑尼亚的尼雷尔那样的社会主义者以及同解放运动队伍中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进行合作。
    在北京看来,今天的关键是如下这一点:第三世界(不仅非洲属于第三世界,而且中国自己也属于第三世界)虽然软弱无力(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不独立,四分五裂),但是另一方面,一俟它为了反对贫困和依附关系而团结起来的时候,它首先就有了“反霸力量”。
    今天中国首先想通过反苏的目标来扩大这种团结的倾向。在这方面任何手段都是合适的。例如一九七○年十二月份中国同当时的帝国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北京盛情接待了塞拉西皇帝。
    中国不只是赢得了某些非洲国家的友谊,而且也成了整个非洲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联合起来的最积极的提倡者。
    发展援助在同苏联的斗争中成为一种特别重要的工具。北京到一九七三年(包括一九七三年在内)为止所许诺总共为三十三亿八千四百万美元的发展援助的很大一部分给了非洲二十九个国家,总共为十六亿四千四百万美元。
    如果人们把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和苏联相比较(汉堡亚洲问题研究所巴特克作了这一比较),那么中国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苏联。中国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七二年的发展援助为十四亿一千八百万美元,而莫斯科只有十二亿五千二百万美元。比较一下贷款条件,北京的条件比苏联好。北京的贷款是无息的,一般在借出后十年才偿还。但苏联一般是根本不想免费贷款。苏联要求偿还贷款的期限也短。
    中国的发展援助集中在经济、军事和医疗方面。
    至于经济方面,优先发展小型和不复杂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在农村增设一些工作岗位(制止农村人口外流),提供廉价的工作岗位(避免昂贵的进口),而且这些项目容易搞。与苏联完全相反,例外的是纯贷款援助和大型工程项目,如花大量的钱修建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自由铁路,中国为了兴建这条铁路总共派出了四千七百名工程师,并预付了四亿零一百万美元。
    在军事方面,中国在训练和武器方面提供援助。
    最后一点是流动医疗队,每一支医疗队大约由三十人组成,他们在居民中极受欢迎,他们活跃在十一个非洲国家里。苏联几乎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对付这一在最好含义上的“人民外交”。苏联更多地考虑当地权贵们的面子需要,并自上而下地提供发展援助,而中国却长期来指望使其发展援助政策获得“革命的利息”,即广泛地动员群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