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华盛顿邮报》文章:《印度在贸易和关系问题上对尼泊尔施加压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24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印度在贸易和关系问题上对尼泊尔施加压力》,摘要如下:
    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内陆国家尼泊尔,南面的大邻国正在迫使它再次表示服从新德里。
    据外交分析家们说,印度施加压力的迹象是不太明显的,但却是不断存在的,而且尼泊尔人一直依靠他们所掌握的极少的王牌。
    压力开始于两年前,即在尼泊尔群众袭击印度驻加德满都的大使馆,以表示他们对印度接管邻国锡金的不满,和警告印度不要在尼泊尔轻易地采取类似的行动之后不久。
    印度的反应是召回它的大使,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它卖给尼泊尔的印度商品的以前的补贴价格增加了三、四倍。当时,尼泊尔同印度的贸易占尼泊尔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九十。
    据一些分析家说,在过去几个月里,印度增加了它对尼泊尔的压力。
    印度人制定了一个过境制度,以便控制至少一、二个以前旅行不受阻碍的地区的来往。
    第二,对尼泊尔人来说也是更坏的预兆,即一直有迹象表明,印度人即使不是积极怂恿破坏尼泊尔的政治稳定,但也可能是默许这样做的。
    在前几个星期内,一位印度的印度教圣职人员在尼泊尔被捕,并且被控犯有“宗教煽动”罪。外交分析家们说,有某种迹象表明,这个人可能有“政治目的”。据说,尼泊尔的高级官员们对美国外交官表示,他们担心印度人正派特务装扮成宗教圣职人员潜入尼泊尔。
    在尼泊尔,特别是在尼泊尔南部有很多人是印度教教徒,而印度教圣职人员一贯是可以在这个地区自由来往的。
    尼泊尔的政界反对派历来是到印度避难,六十年代初期中的一段时间,尼泊尔边界地区的政府建筑物遭到了多次爆炸和袭击。
    在尼泊尔偶尔还能听到一些被控携带爆炸物品的人被捕的消息。
    印度对尼泊尔施加压力的另一个方面是同尼泊尔的贸易。有关两国贸易关系的五年条约已于今年期满。为缔结一项新条约而举行的两次谈判会议都失败了。
    尼泊尔同印度的贸易额已从两年前占尼泊尔总贸易额的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然而,几乎所有的尼泊尔进口品,甚至从中国的进口品都得通过加尔各答港运进尼泊尔,而且,贸易的多样化已证明是对尼泊尔有限的外汇的极大消耗。
    印度人认为,尼泊尔进口货物(尤其是奢侈品)只是为了偷偷地走私运回印度高价出售。由于这些进口品必须通过印度运进尼泊尔,因此印度人希望对此从严控制。但是,尼泊尔人说,这是对尼泊尔事务的不能容忍的干涉。
    随着这种激战的发展,尼泊尔人已经采取了他们所能采取的有限的步骤,以表示他们不愿承认印度在这个次大陆的霸权。印度吞并锡金和自从一九七一年孟加拉战争中巴基斯坦失败以来,一直继续在印孟边界上制造事件的做法起了提醒作用,要人们注意印度的区域性统治。
    比兰德拉国王今年夏天访问了中国,他在中国得到了增加援助的保证,甚至谈到了在中尼之间建立“空中桥梁的事”,因为现在到尼泊尔的飞机必须经过印度。虽然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对尼泊尔援助的一个巨大障碍,但是印度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一九六二年中印边界战争中被中国打败。因此,这种记忆是对尼泊尔的最好保障之一。
    在尼泊尔国王今年夏天访问中国期间,他是访问中国人领导下的西藏的第一个外国元首。尼泊尔外交官们经常提起这次访问,以提醒人们:他们的国家是同两个强大邻国而不是同一个强大邻国接壤。能有助于显示尼泊尔除印度之外还有另外的选择余地的另一个行动是,尼泊尔国王访问苏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