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产经新闻》文章:《苏联企图在日中之间打进一根楔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03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月三十一日刊登该报记者牛场昭彦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企图在日中之间打进一根楔子》,摘要如下:
    我国通过签订日苏联合宣言同苏联复交到今年已经二十周年。在这期间,两国的关系尽管有着北方领土这一最大的难题,但大体上总算顺利发展下来了。然而,由于在复交二十周年前夕突然发生了米格25飞机事件,使两国的关系一举陷入不融洽的状态,苏联于十月二十八日通知说要将预定于十一月举行的日苏经济联合委员会会议予以延期。在苏联的这种强硬态度的背后,据说不仅有着对处理米格飞机事件的不满,而且是对日本政府加强了倾向中国的姿态感到焦躁。正因为如此,不能否认两国的关系将以此为转机,可能继续冷淡一段时间。
    为了庆祝复交二十周年,按惯例本应互相交换贺电,但今年终于没有能够进行。这只能说两国之间出现了“异常”状态。此外,接连发生了不能不被认为是“报复”的强硬姿态。
    苏联可能想抓住某种机会采取这种态度,这本来是早已预料到了的。葛罗米柯外长去年十月发表的“日本归还北方领土的要求是在来自外部的挑唆下提出的非法要求”的论文,勃列日涅夫继此在苏共党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演说,以及违反惯例对到北方领土扫墓提出要办正式护照和签证等等,外务省人士认为这都是“苏联想在领土问题上从正面挑战,想把这一问题搁置起来的‘前奏曲’”。米格飞机这一不幸事件,只不过是给苏联提供了绝好的口实。
    苏联对日本为何开始采取如此强硬的姿态呢?
    关于这一问题,外务省人士分析说,“可能是对日本要接近中国实行的牵制”。过去,苏联在一九六○年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时主张,“只要全部外国军队不撤出日本领土,齿舞、色丹就不交还日本”,在归还两岛问题上附加了新的条件,对日本展开激烈批评。
    外务省人士说,苏联这次的态度就是,“苏联对离间日美关系已经绝望,现在是用同样手法企图在日中之间打进一根楔子”。在今年二月第二十五次苏共大会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说,“有人在来自外部的直接唆使下,要提出没有根据的非法的要求”,就是指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是中国唆使的,从这个讲话也可以看出,苏联不单纯对同日本的关系,而且对日美中三国的接近也是极其神经质的。
    但是,尽管如此,两国关系也不可能就这样下去发展到最坏状态,这也是事实。
    这就是说,现在两国之间以经济为中心的文化、人员交流等方面,同二十年前有着无可比拟的密切交往。去年年度日苏贸易实额往返达二十八亿美元。现在我国同苏联的贸易占居苏联同西方国家贸易仅次于西德的第二位。
    并且,日苏还在合作开发西伯利亚。当然,西伯利亚的资源对日本来说是有着巨大诱惑力的,苦于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的苏联,需要日本合作的程度是很高的。二十五日举行的苏联党中央全会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一面指责日本,一面又不得不说,“苏联是重视日本的。有使日苏两国关系发展或扩大和相互有利的牢固的基础”。可以说,这就直截了当地显示出了苏联的这种想法。
    这样看来,可以预料,苏联今后对我国可能采取领土同经济分开的“政经分离”政策,推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的确,日本决不能轻视同邻近的大国苏联的友好。但是,日本却不能轻易地上“政经分离策略”的当。因为,如果只在经济方面推进日苏合作,领土问题就很可能埋没在经济问题中去。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如果一方面为“胡萝卜”的甜头所引诱,另一方面又为“大棒”的痛楚而叫喊,这样东跑西窜、东张西望,才是正中了苏联的奸计。
    日苏关系的今后,很大程度决定于苏联的态度。
    日本应该一面根据国家利益坚持合情合理的主张,一面不屈不挠地冷静地对待苏联的态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