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日报消息:《利用敷设海底同轴电缆观测地震,争取掌握“预报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8-10

    【本刊讯】日本《日刊工业新闻》六月二十五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利用敷设在水深四千米的海底同轴电缆观测地震,争取掌握“预报技术”》,摘要如下:
    对经历过象关东大地震这样的多次大震的火山国日本来说,如何事先防止瞬间就会使国民生活和产业毁灭的这种灾害,掌握地震预报技术可以说已成为国民的宿愿。气象厅气象研究所为实现地震预报这一“理想”,正在研究在地震之巢海底直接进行测量的“海底地震经常观测系统”。该系统是在从陆地到二百公里远的海洋之间敷设海底同轴电缆,利用五个观测装置经常观测海底的震动情况,通过遥测装置直接送到东京控制中心分析,不仅有可能建立起地震和海啸早期警戒体制,而且也有可能掌握作为大震前兆的前震的实际情况,因此,人们期待将来能够使地震预报工作大大前进一步。十年前美国也曾经搞过同样的尝试,但两三年就停止了。所以,该系统如取得成功,在世界上也是首创,因而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极大重视。
    一般发生地震的时候,人体感到的有感地震是三级以上的地震,而在地震国日本这种地震每年多达一万次。并且,百分之八十发生在日本近海,太平洋方面是主要震源地。
    气象厅现在实施的地震观测网除了札幌、仙台、东京、大阪、福冈和那霸六个中心所以外,全国还有一百一十几个所,但这些全部都是地面观测所。比较大的地震虽然通过地面观测也能够找到震源地,但是,需要时间长,并且,有关成为大震前兆的微小地震等情况不易搞清。
    新澙地震后,气象厅按照一九六五年制定的“地震预报计划”开始研究海底经常观测系统,目的也是争取快速计测地震,并能根据地震来预报海啸和观测前震现象等。
    该系统是通过海底同轴电缆将可靠性强的地震计传感器、海啸计传感器及中间点观测装置和一个顶端装置串联起来,敷设到从远州滩沿岸御前崎气象观测站到长二百公里、水深三千到四千米的海底。这个海底系统由连结御前崎气象观测站和东京地震活动分析中心的线路与信号的接受装置和处理数据的装置等地面系统组成。
    三级以上的有感地震每天平均发生三十次,但对其发生原因
    ——“由地层岩石层急剧破坏现象引起的”这个构造学说还未弄清,而对“预报”来说是“未知”的领域。
    一九七三年美国的肖尔茨博士提倡的“岩石膨胀理论”搞清了地震发生期间P波(纵波)和S波(横波)的速度比减少百分之十五,暗示根据地震发生前的前兆期的长短和P波与S波速度比减少量能够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和烈度。但是,前兆期间的前震状态等如果不反复进行实态调查和分析,就不能正确掌握。在这一点上,似乎可以说,这次的“海底地震经常观测系统”成了“肖尔茨理论”的论据。
    这个系统是采取通过电气电话公司已经取得实际成绩的同轴电缆进行海底传输的技术。按照计划,敷设三十条线路,海底间隔四十公里的四个所的中间观测点和顶端的观测点线路通过FM—FDM方式将信号送到地面气象观测站,再通过专线直接和东京的控制室联系,通过遥测装置在东京同时分析记录,处理数据。
    该系统的研制费用总共大约十七亿日元,如果加上敷设第四个计划里剩下的三条路线,那么“海底地震经常观测系统”共需要六十亿日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