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康原文章:《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8-04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日刊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香港代表康原的文章,题为《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人们》《在北京地震中的三日三夜经历》,摘要如下:
    七月二十八日的凌晨,我在北京饭店十五楼房间的床上,辗转反侧,未能入睡。来到中国已差不多十天了,跟接待我们的有关部门人员举行了多次会谈,讨论双方共同努力促进美国与中国间的贸易。几小时之后,我将启程前往天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一九七六年化工小型交易会。虽然这小型交易会已于二十七日揭幕,但我因要陪同一名有小恙的同事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故未能参加交易会的开幕式。我久久不能成眠,心中老是想着将来肩负的任务。
    突然,房间开始摇动。初时,我感觉到是一种上下的震动。慢慢平静下来。接着另一种震动开始了,这次是从东向西的水平摆动。我听到建筑物本身因越来越猛烈的震动发出嘞嘞声,屋顶上的电灯剧烈摇幌,我觉得就象处身在摆动幅度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猛的摆动中。最后,当我认为这座建筑物已不能再抵受这些震动时,震动渐渐停止了。我一跃而起,穿上衣服。这时是凌晨三时四十五分。从我所住的高处望向四周,远处,我看到一些轻微的爆炸,可能是因为地壳的猛烈震动引起电力故障所致。
    我没有在房内停留得太久,因为我知道更多的震动将会在瞬息间发生。我赤脚走出房间,进入饭店的大堂。这时,整座大楼忽然漆黑一片。事后知悉,这是一名头脑冷静的饭店职工将电掣关掉了。这名职工曾接受地震预防措施的训练,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截断电流,避免发生火警。
    在走廊,我看到饭店的服务员忙着协助外宾,将客人领到安全地点,并一再以不同的语言向客人说,要他们放心,无须惊恐。我们沿着长长的楼梯到了街上。
    在几分钟内,北京的街道塞满数以百万计的居民。从一开始,我便被人们有秩序、有纪律的行动所感动。即使是最微小的惊慌迹象也没有。我亲眼看到几次人们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礼让。年轻的协助年老的,强健的协助残废体弱的。我没有见到伤亡。
    我们这些外国人有好几百,分属不同国籍。在十七层高的北京饭店楼下,我们互相交换地震的经历和反应。我们大家都为这座新建筑物的牢固和良好结构而惊异。
    清晨来临了。公共汽车及自行车开始如常行驶。我凝望那些正在前往上班途中的乘客的面庞,他们亦回首观看我们,当看到我们这样一大群外国人时,他们都微笑了。
    晨七时三十分,我的东道主打电话来探询一切,并通知我,前往天津的旅程已暂时取消。我们决定驱车到医院探望我的同事。
    我的同事在第一传染病院留医。这医院座落在北京市北郊的地坛公园。沿途经过好几公里,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地震后的结果和影响。
    我只看到很少的损毁,特别是那些解放后兴建起来的建筑物。邻近的一些旧式建筑物,有一些泥砖墙倒塌,但我从未看到过一座建筑物完全摧毁。(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生活正常,工厂工人及其他国营企业的职工前往他们的工厂、商场及办公室上班。全市商店都开放营业。我看到几辆货车运来西瓜,还有成箩成箩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没有迹象显示交通运输有任何的阻碍。
    没有上班工作的人们则忙着进行预防措施,以防止可能再发生的震动。我再一次注意到人们的有秩序及有纪律的行动。我们的主人家告知我,地区和街道的党组织已发动群众进行这些防震措施。
    干部逐座楼宇检查墙壁和地基的损坏程度。住在旧屋的居民则忙着盖搭暂时的住所。这种行动尤其需要,因为二十八日当天,大雨由早到晚倾盆而下。
    探访了同事后,接待人员与我们一起返回北京饭店。为了安全起见,我不再跑上饭店三楼以上的地方,与其他外国住客一起,我将我的一些必需用品搬到楼下。
    整日,我们都紧张地等候消息。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很快与他们在天津的同志联系上,因此能向我们保证我们在天津的朋友安全和情况良好。
    七月二十八日晚七时许,北京经受另外一次强烈地震,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我们感到几次小震。二十九日晨,新华社发表了有关先一日的地震报道,还有中共中央的电报。从这些消息来源,我们知悉地震震中地区受到严重损毁。不久,北京市外事组要求所有有关接待部门组织外国客人从北京疏散,以策安全。
    我已经买了三十日前往广州的飞机票,我的同事则准备于稍后时间离开北京前往欧洲。化工公司宣布取消小型交易会。公司方面并为商人作出安排,让他们在中国其他城市继续进行贸易,旅行手续亦很快办理妥当。
    在过去的三日来,我再一次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国党政人员为消除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所作的那种有高度效率及良好组织性的努力。我看到大批医生和护士照料那些一车车从唐山地区送往北京的伤者,同时看到一车车载满食物和药品的货车队就象流水一样,在相反的路程驰往灾区。街道上的群众保持警惕,他们进一步做好预防措施。几乎在每条街道的角落,都设有医疗站和其他设备供应处。虽然有预告说将来还有震动,但不论哪处,都不见有紧张及惊惧的情形。
    三十一日晨,我与十多名其他外国人包括从唐山来的人登上前往广州的飞机离开中国。当坐上飞机,我回想这一周来发生的事件的意义所在。在今年初,我目睹过中国在失去她的伟大的政治家周恩来时的反应。现在,我又目睹另一件不幸事件。在周逝世的时候,中国人民团结如一人,将悲痛化为巨大的力量。当我回顾前几天的事件,我体会到,就是同样这些人,他们再一次向不幸挑战,并肯定将成功地征服自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