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菲律宾人民联盟会报》文章:《马科斯同莫斯科建立关系的背景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8-03

    【本刊讯】《菲律宾人民主联盟会报》最新一期刊登一篇新闻分析,题为《马科斯是不是转向“共产党人”,马科斯同莫斯科建立关系的背景是什么?》,摘要如下:
    菲律宾和苏联已在六月三日正式建交。这件事发生在自从菲律宾一九七二年宣布军管以来马尼拉和莫斯科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有了逐步增长之后。
    菲律宾和苏联也使越来越多的人猜测,马科斯究竟是不是准备“抛弃美国”而把菲律宾转入“苏联轨道”。马科斯居心何在?在马科斯方面,他打算从他新建立的“俄国关系”中得到他能得到的全部好处。他甚至把菲苏建交称之为“摆脱殖民主义走向彻底独立和自力更生”的菲律宾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显然,马科斯正在费劲地要摆脱他以前的“美国走狗”的形象,把自己扮演为“第三世界不结盟国家的领导人”。
    姑且撇开乌科斯的花言巧语不谈,菲律宾的经济目前迫切需要为其出口寻找多方面的市场。菲律宾旧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自己正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菲律宾希望“尽可能稳定”其“原料出口经济”中固有的激烈波动,办法是打开同苏联阵营国家的贸易。
    马科斯同美国的主要敌手苏联“调情”还有重要的政治动机。显然,他是在玩弄平衡的花招以便从他的美国支持者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例如,在目前的关于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美菲条约谈判中,马科斯就使用威胁的词藻“要改变同美国的过时的特殊关系”,以此作为手段向华盛顿施加压力要求得到更有利的“租借条件”。马科斯完全知道,由于美国在南越和泰国不再有基地,菲律宾对美国利益的重要意义已经增加。毫无疑问,马科斯所宣布的“中立和独立”的政策,其目的是加强他同美国的讨价还价地位。鉴于这个情况,马科斯希望他最近的莫斯科之行以及他同勃列日涅夫互致的“兄弟般问候”,将影响美国国会的情绪。
    事实上,可疑的是,菲苏关系是在美菲在华盛顿开始重新谈判军事关系时建立的,有些观察家认为这不是偶然的。《纽约时报》的赖斯顿说:“这显然表明是一种压力:如果我们不答应马科斯对基地所提出的条件,他就可能转向其它地方。”马科斯在同美国讨价还价要求更多武器和钱时,他希望华盛顿某些人要考虑到的显然正在这点。马科斯的话主要是讲给美国国会听的,美国国会有些人已明确表示反对美国继续援助马科斯的“残酷的政权”。
    由于军官独裁的生命线主要是依靠美国继续给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因此马科斯同苏联的外交“调情”是一种手法,其目的是增加他同美国支持打交道时的力量,而没有任何要“改变主子”的认真打算。……那么勃列日涅夫追求的是什么?要说马科斯是在利用菲苏关系为自己捞好处,那么,苏联那方面也是在玩弄政治权术。自从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力量土崩瓦解以来,苏联一直努力想在亚洲取得一个更牢固的立足点。
    美苏在世界这一部分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出现在许多方面。近年来,两个超级大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轮流不断举行“军事演习”。苏联充分利用美帝国主义地位不断削弱的形势,尤其得寸进尺地在这个地区加紧了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可以看清楚这一点的恐怕是在印度了。在印度,苏联已经逐步取得了过去英美帝国主义所占有的地位。印度对于苏联的贷款(利息很高)、对苏贸易(条件往往不平等)、苏联的直接投资(对基本工业投资)和苏联技术顾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于这种经济渗透,苏联掌握了对印度政府的政治和军事政策施加影响的巨大势力。看来苏联在亚洲实行的总的战略有两个方面:(一)尽可能取代美国的势力,(二)在军事上包围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之,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苏联同菲律宾搞关系“正常化”的动机。俄国人似乎很想在马科斯和美国之间一有裂隙的时候就乘虚而入。自从宣布军事管制以来,对苏贸易逐步增加,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将近一亿美元。此外,苏联人一直在棉兰老进行石油钻探。他们还对菲律宾的船运业
    ——一家苏菲联合经办的船运企业进行投资,在马尼拉与其他亚洲港口和西北太平洋之间进行定期航运。
    事实上,最为令人憎恶的正是在“政治方面”,苏联支持了马科斯独裁政权。在过去三年中,苏联报刊数次明确地“赞扬了”军事管制政权的“进步的民族主义的”性质!此外,得到“莫斯科支持的”老的菲共残余又怎样呢,他们在一九七三年无耻地投降了马科斯,现在又公开同这个独裁政权进行配合和合作!
    但是美国并不打算……主动离开菲律宾。
    当然,如果不联系美国在菲律宾的计划来谈论苏联的意图或马科斯的正在变换的手法,那等于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猜测。美国是到现在几乎控制了八十年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对菲律宾的控制仍然是令人生畏的,既广又深,触及菲律宾社会的各个方面。今天,在美国资金中有将近三十亿美元投在菲律宾,占美国在东南亚全部投资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菲律宾的全部战略工业和银行业是美国控制的。美国保持了二十多个基地,其中包括第七舰队“后方港”(苏比克湾)和美国大陆以外的最大的美国空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在文化方面,影响极大——指出如下情况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七十年来整个教育制度一直是以美国的教育制度为基础的。
    军事管制法是美国实业界和“顾问”们想出来的,它对于美国加强控制起了作用,结果使美国在投资和贷款方面的增长达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水平。当美国被赶出印度支那时,他们“撤到了”菲律宾,美国官员再三表示,美国无意“再作任何进一步的撤退”。
    联系这一点来看,美国政府一直是乌科斯独裁政权的主要支柱,从一九七三年以来,美国单单在军事援助方面就向马科斯政权提供了一亿一千八百七十万美元。
    很明显,马科斯归根结蒂还是忠于他自己
    ——他很可能会玩弄种种手法来保持他自己的地位和增加他的财富……其中可能也包括让苏联增加其在菲律宾的势力。然而,现实问题是美国对马科斯的这种“不服从”能容忍多久?美国不是已多次显示出它有能力策划“宫廷政变”——常常是在一些其利害关系远为小得多的国家里——吗?
    统治阶层对于马科斯引人注目地“同苏联阵营和解”的真实想法的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特点是:在华盛顿没有引起任何什么普遍的恐慌和震惊。很明显,美帝国主义者判断一个傀儡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是否“还继续有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