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孟《假日》周刊文章:《印度的图谋 超级大国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6-27

    【本刊讯】孟加拉国《假日》周刊五月二十三日一期刊登埃纳叶图拉·汗撰写的题为《印度的图谋》《超级大国的作用》的文章,摘要如下:
    一些西方观察家非常重视印度在次大陆内外寻求新朋友——特别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行动。他们把这一外交姿态同假设中的印苏关系弱化联系起来看,并且认为这是对美国实行开门政策的开始。
    因而,大多数持有这种看法的观察家把次大陆可能出现的缓和,看作是超级大国间的缓和的延长。因此,新诞生的国家的民族事业,以及由之而来的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都要服从于在激烈的竞争和微妙的勾结之间摆动的超级大国的全球性角逐。
    中东不战不和的混乱局面也许是最好的证明。
    印度是依靠对它穷困不堪的人民敲骨吸髓,在一九七一年战争后和在挤进了只有超级大国参加的核俱乐部之后成为一个大国的。她是在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取得这种地位的。而苏联是在西方帝国主义不可避免地逐步撤退以后才进入这个竞技场的。印度搞扩张的胃口就是这种关系的主要指示器,两个超级大国都先后培养印度,想把它搞成一个替它们办事的国家。如果说美国把它输给了苏联(尽管美国在六十年代初以前是走在前头的)的话,次大陆的新的地理政治的现实只是使它稍稍停顿了一下。因此,基辛格在一九七四年到次大陆各国进行了访问。那次短短的访问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而是一次讨价还价。这在美国抛弃了“倾向巴基斯坦”的态度——那种态度是美国和印度结怨的主要原因
    ——后还是第一次。
    基辛格博士还给了印度一个“大国”的头衔,允许它在本地区起某种作用。不妨引用基辛格本人的一句名言:一旦出现和解的局面,孟加拉国只能成为这个大国的一个无底洞似的负担。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这一步棋子没有能走下去。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苏联势力已在印度的政治和军事当权集团中,特别是在印度的军事—工业界集团里深深扎下了根子。
    一九七一年以前和以后的次大陆的变化应当从两个超级大国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各自在南亚(印度是其中心)的帝国主义全球战略的角度来看。换句话说,整个这段时间内,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超级大国介入了次大陆的事情,其原因同孟加拉国的民族事业或者本地区任何一个小国的民族事业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说得更恰当些,在决定次大陆的政治地理形势方面,一时是两个超级大国互相排斥,一时又是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勾结的这种背景,是同印度的扩张野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常常被亲西方分子视为反印狂热。因为在他们看来,刺激印孟关系的因素和印度扩张主义的压力将由于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而自动消失。最近的和较远的帝国主义统治次大陆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理论是荒谬的,并且是同爱国主义的根本概念背道而驰的。不能在这种或者那种帝国主义中间去作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没有主权平等,同印度也就没有友谊可言,不管它现在或者将来的主子是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