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评苏军事政策:《仍坚持进攻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5-24

    【本刊讯】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五月八日刊登泽曼的文章,题为《仍坚持进攻方针》,摘要如下:
    苏联前线空军上校科尔尼科夫是一个神秘的侦察机部队的指挥官,这个部队由三十架米格25型(北约的代号:狐蝠B)的飞机组成。科尔尼科夫的高空侦察机单机或两架一起从莫尔维茨的老窝(在布热克附近)起飞,用超音三倍的速度飞越捷克斯洛伐克,然后经巴伐利亚和巴登符腾堡一直飞越中立的瑞士,并安然无恙地返回。
    装在米格25里的照相机和电子传感器同时纪录了西方防空体系有价值的细节:雷达的脉冲、频率、无线电的通信、防卫反应、导弹的配置、机场设施、截击机的起飞、军火库。这是一种有目的的侦察,这种侦察只有在带有一种进攻意图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菲斯膝瓦尔德和策布斯特窝里飞出的苏联米格25侦察机,在联邦共和国的中部和北部上空干着同类的事情。这些侦察机毫无忧虑地侵犯着联邦共和国的领空,因为所有西方截击机,如星式和鬼怪式飞机的导弹的最高限度为一万八千至二万米,它们都够不着这些米格飞机。
    苏联国防部长、勃列日涅夫的好友格列奇科已经去世。而他的继承者乌斯季诺夫又是一个同样可以因同勃列日涅夫的友谊而感到自豪的人物。
    如果这种人事安排会对苏联军队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华沙条约组织内部是否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也许米格25飞机将不再象迄今为止的那样飞越北约的领土,飞越瑞士、伊朗或以色列?
    但是米格25可能将继续侵犯任意一国的领空,因为没有一个西方国务活动家,愿意迫使自己去让人在人口稠密的中欧上空用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导弹把米格飞机打下来。苏联人知道这点。所以在华沙条约组织内部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正如在这方面从未有什么变化一样:苏联军队和卫星国军队的现代化和扩充装备,从一开始就是以进攻的方案为根据的,苏联光是以进攻为依据的指挥章程就是证明之一。
    只要西方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克里姆林宫和华沙条约组织的领导面前发抖并下跪投降,克里姆林宫和华约就能以胜利的眼光看待未来。华沙条约组织是强大的,因为西方在自己削弱自己。但应指出,强大的西方自然是华沙条约组织的末日,华约组织决非象它自称的那样是个“永不变心的战友和铁的集团”。
    比如,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就没有了不起的战斗力:老百姓的反苏情绪一直很大,以致军队里明显缺乏志愿人员去当下级军官。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有点缩小了,这在华沙条约组织里是独一无二的。
    匈牙利人民军不久前被动地容忍了一次辛辣的凌辱:苏联人再次撤走了这支军队的无数重武器——大炮、导弹和坦克,因为这些武器的维修和保管再也得不到保证。背景是:除了几支精锐部队的士兵外,匈牙利的大批义务兵只有一个季度的军事基本训练,其余的服役时间用来筑公路和搞工农业生产。这种办法虽然有助于匈牙利的经济小奇迹的出现,但却加强不了巴尔干战线的战斗力。
    只要有可能的话,罗马尼亚人就会立刻脱离这个牢不可破的兄弟联盟。阿尔巴尼亚——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已做到了这一点。南斯拉夫从来不是而且也绝不想成为成员国。当然保加利亚是忠于条约组织的,但在苏联军队内人们对保加利亚迄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军事贡献,估计只是一般。
    还有波兰。在那里,当去年举行苏军检阅时,观众发出了不满的口哨声。在那里,正是在波兰人民军的年轻军官中,对苏军战友的蔑视已成为好的风气,这在一个对俄国的热爱从未成为人民的传统的国家里是不奇怪的。
    不允许有一声怨言的党组织的这条紧身带和苏联坦克的轰隆声,把卫星国的军队弄在一起。他们接受命令并执行命令,他们所装备的是最现代化的武器,这些武器是以牺牲东方集团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代价的。
    西方各国政府对苏联人的屈服,在那些数十年来期望西方能改善他们的命运的东方集团的人民中产生了沮丧情绪。
    当然,如果西方认识到,东方集团军队的主要任务在于使西方公民发抖,那么在华沙条约组织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变化的——直至从内部崩溃。
    如果西方抛弃其恐惧并相信自己的力量和针对东方的消息封锁积极地提供情况(投到苏联上空的成千的邮寄公司的广告可能在其作用上相当于在克里姆林宫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那么西方受到威胁的自由还可以保住,东方各国人民也可以日益接近这种自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