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曼彻斯特联合导报》刊登该报发行人威廉洛布撰写的社论:《基辛格再次出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1-25

    【本刊讯】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一月二十一日发表该报发行人威廉·洛布撰写的一篇社论,题为《基辛格再次出卖》,全文如下:
    俄国共产帝国主义者入侵安哥拉,从而清楚地表明,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其他共产党盟友的帮助下,他们打算接管非洲的很大一部分地区。
    基辛格博士和福特总统对此啧有烦言,如此而已。
    后来,基辛格博士说了大意如此的一番话:“俄国人在安哥拉搞了不正派的非法活动,我们司不能让这种区区小事妨碍我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啊!”
    因此,他急匆匆飞往莫斯科,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拿更多的美国安全利益去出卖。
    如果我们不表明我们真正说话算话,俄国人或其他人又怎么能认真看待我们发出的任何警告呢?要是我们想让俄国人离开安哥拉,停止他们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动,我们本来可以干脆拒绝进行任何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直到他们停止侵略时为止。我们本来还可以不再卖给他们粮食,也不向他们提供我们的现代化技术。
    相反,基辛格博士最近的莫斯科之行恰是公开要求俄国人继续干下去,要他们随心所欲地进行侵略,他们高兴在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高兴在什么地方干就在什么地方干。
    基辛格博士不断出国访问,但似乎接连都以失败告终。这种使笔者想起著名的谢拉顿饭店的创建人、已故的欧内斯特·亨德尔森化名写的一首诗。许多年前,在另一位老是满天飞的国务卿得到同样糟糕的结果时,本报曾发表过这首诗:
    枉费心机杜勒斯,
    飞来飞去不知疲,
    新的灾难等着你。
    如果把杜勒斯换成基辛格,除了韵脚略有所损之外,诗意还是一样的,而且同样贴切。
    我们也许还可以仿照亨德尔森先生的体裁,写出以下同样简洁的诗句:
    命运不佳基辛格,
    匆匆来去不停歇,
    头脑发热心惶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