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日报前驻苏记者文章《勃列日涅夫的秘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12-31

    说结成私党,任人唯亲的现象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一代甚似一代;勃列日涅夫在苏国民中毫无声望【本刊讯】日本《自由世界》杂志今年第十一期刊登《东京新闻》前驻莫斯科记者高桥正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驻莫斯科记者的笔记——勃列日涅夫的秘密》,摘要如下:
    浓眉毛,宽肩膀,厚实的胸脯,粗哑的嗓音,可是神经却格外锐敏,在这一点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酷似佐藤首相。
    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极端神经过敏的人,在莫斯科经常碰到他举止不稳出人意料的场面,由此可见一斑。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是汽车迷,早已闻名。别人送给他的外国车和国产车有一打以上。爱开快车的人本来没有一个是神经迟钝的。
    他爱开快车,可是坐飞机却怕得要死,尽量不坐,也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作为一国的领导人,在国民中间毫无声望,在这一点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和佐藤首相又何其相似。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说话稍带乌克兰土音,结结巴巴,吐字不清(这和他最近从口到鼻患病不无关系)。他和同马戏团的美男子大力士结过婚的一位行为不规的姑娘一起,都被老莫斯科人引为笑料。
    勃列日涅夫如此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是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备那种吸引国民的品格。的确,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既没有老前辈列宁和斯大林那样的鼻祖天赋,也没有赫鲁晓夫那样的强烈个性。而克里姆林宫也成了不体面的、没有个性的官僚政治统治的场所。
    虽然在国民中间不得人心,但是他在党和政府官僚中意外地颇受欢迎。有一位意大利外交官谈到他自己的一段见闻。他说,在一次宴会上,他看见柯西金总理一再拉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衣袖,说“我有事要走啦”,而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回答说:“让别人去搞吧,再多喝几杯。”实干家柯西金当不上克里姆林宫第一把手,而政治家勃列日涅夫当了第一把手的原因似乎就在这里。
    勃列日涅夫一九七三年初访美前夕,曾会见驻莫斯科的美国记者团,他在谈到克里姆林宫的决策机关党中央政治局的聚会时,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甚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不是通过决议。万事协商解决,讨论中有分歧的难题,就先放一放,在会外洽谈。”
    所谓在会外洽谈,那就是时而拍拍肩膀,时而苦苦哀求,或者也有威胁恫吓。尽管如此玩弄权术却仍以一致意见为重,这就是今日克里姆林宫的特色。
    在象村庄集会一样的这种陈腐的共同体中,人们谁都不得不顺应大势,有谁胆敢持异议,那就会遭到和谢列斯特、沃罗诺夫、谢列平等被撤职的党首脑同样的命运,落得个“全村制裁”、自行出走的下场。相反,对于这个大家庭中的顺应派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舒心更安全的环境了。在苏联体制的核心党和政府官僚中,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出人意料地人缘好,其秘密也在这里。在为独裁者撑腰的秘密警察这种强制手段正失去其神通广大的力量的今天,只有上述方法可以支撑克里姆林宫魁首的地位和十一年之久的政权,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诀窍了。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还向他的军政同僚授勋封爵,大行犒赏。除对人以外,甚至还向共和国、省、市、工厂、国营农场、研究所等滥发勋章,极力笼络人心。这是不花本钱的最便宜的方法,这可以说是最合乎本来就特别爱好荣誉和勋章的俄国人胃口的怀柔政策吧。
    从表面看,他宽宏大量能容四海,但实际上他总是精心挑选,广用私人,培植亲信。
    这种结成私党、任人唯亲的现象,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一代甚似一代。在莫斯科市内库图佐夫大街的一幢临街公寓里,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住在上面,内务部长谢洛科夫住在下面,而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夹在中间,这种居住方式不是别的,正是豢养保镖的勃列日涅夫帮本身的一幅维妙维肖的写照。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就是这样作出毕生的决断,试图把苏联引入新世界的,但是从这里也产生着勃列日涅夫权力的危险萌芽。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缓和外交成功地取得进展以后,在苏联国内大书特书“勃列日涅夫个人对缓和作出的贡献”的活动突出起来。这是一种危险的征兆。因为情况如有变化,“个人的贡献”就会很容易地转化为“个人的责任”。
    因介入捷克而弄得风雨飘摇;在美机轰炸北越的情况下接受尼克松访苏;智利和平革命失败;同埃及不和;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采取对美边缘政策;缓和外交的伙伴尼克松和勃兰特相继下台;欧安会迟迟不得进展终于作了让步;在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上的让步;尽管在犹太人出国问题上向美国作了让步但并没有换来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让步;对萨哈罗夫、索尔仁尼琴等反对派难以处置;一九七二、一九七五两年歉收象征着农业政策的失败;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经济合理化落后;勃列日涅夫的私党控制着克里姆林宫,又由于他本人患病而使政务停滞等等,不利因素俯拾皆是。形势和力量对比一旦有变,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攻击勃列日涅夫的论据。
    当然,被称为慎重居士的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正在挖空心思地施展着手腕,他通过正式的组织手续,采取一致同意的方式,进而通过私党从幕后施加影响,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擅长人事的勃列日涅夫”依靠他的俄国式的统治方式,把自己不断地推上孤家寡人的地位,这个矛盾,他是无法解决的。只要克里姆林宫的权力结构和生理不变,他退出权力宝座恐怕仍然只有无法逃避的两种可能性,或者是身患重病,或者是被赶下台,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