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法《快报》周刊文章:《苏联的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10-31

    【本刊讯】法国《快报》周刊十月二十日到二十六日的一期刊载勒韦尔的文章,题为《苏联的危机》,摘要如下:
    在苏联,危机在四个主要阴暗面表现出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日用消费品工业方面受挫;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出现巨大赤字;通货膨胀;特别是农业持续性停滞不前,因此,在坏年景食品匮乏。
    苏联未能成功地既发展重工业也同时发展轻工业。日用消费品仍然短缺,而且质量不高。外国的报道和苏联报刊大量报道关于苏联国产鞋子因没有销路而积压的一些实例,因为这些鞋子都是有毛病和式样难看的,也谈到关于只要一出售限量的进口鞋子,人们就会立刻排起队来的实例。
    在其他许多部门也存在着大量没人要的积压商品,顾客的潜力是巨大的,但他们买不到自己所要买的东西。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尼古拉·巴伊巴科夫在一九七四年十二月承认,“党的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指示中规定的消费品生产的目标看来是不可能达到的”。
    外贸赤字是断然选择向增加消费量方向发展的这一政策的结果。众所周知,五年来,勃列日涅夫的重大主张就是,加速大批引进西方工艺以及进口西方产品。求助于同西方进行经济合作,这是搞缓和的原因和条件之一。但是,为此,苏联和其他东方国家都需要硬通货,而这只能通过借债才可以得到。这些国家最近几年来竭力从西方取得接近于一般来说给予第三世界那样的低息贷款。
    外交缓和和军事缓和是以此为代价的。譬如,使波兰和匈牙利访问者惊讶的对日常生活的改善就是靠借大量外债达到的。
    为了偿还这些债务,这些人民民主政权指望将来它们向西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能逐渐增加。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的状况使这种希望破灭。目前看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进口,因而就要厉行节约,要么就是把赌注押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恢复上,从而更多地借债。然而情况一直是:经互会的外贸结算中有大量赤字。
    既然西方物价上涨,东方商品继续奇缺,那么这些因素不导致通货膨胀那是无法理解的。按教条说,通货膨胀是不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之中的。然而苏联却是存在的。这首先就表现于在国营商店门前等候买东西的长队方面。
    诚然,物价是冻结的,但没有商品,或者是不能足够地满足需求。其次,通货膨胀表现为采用社会主义官僚机构和资本主义公司都同样熟悉的一种手法:以所谓新产品的方式来变相涨价。经过一些虚假的或微不足道的“改进”后,将一些老产品改头换面,以提高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五的价格出售。在统计表中价格却丝毫未增加。最后,通货膨胀表现在黑市上。这种黑市普遍存在于东方各国。它的价格是根据供求法则的实际行情确定的。
    输出通货膨胀,这是人们通常用来指责美国的一个罪状。但是,苏联在这方面赶上了美国人。苏联在鼓励世界性通货膨胀方面的功劳首先归于使其农业遭到周期性打击的危机。一九七二年,苏联的悲剧性歉收使它不得不如此突然而大量地购买美国小麦(在缓和的气氛下有着特别有利的条件),从而在全世界,特别是在穷国,引起了粮食价格飞涨。
    苏联一九七五年的小麦收成无疑还要更糟一些。还有另外的悲剧:正当小麦匮乏时,又大批屠宰牲畜。
    如果不想到这些大问题,那么就不能理解在缓和的橱窗后面进行的意识形态争论。东方可能不会同意我们关于“自由交流思想和人员”的愿望和遵守赫尔辛基会议的章程,这特别是因为它的经济形势糟糕,使任何放松政治警惕性都成为危险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