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世界周报》文章评战后三十年的日本经济《资源小国的前途危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8-06

    【本刊讯】日本《世界周报》七月二十九日一期刊登该社出版局长、评论委员佐藤纪久夫的一篇文章,主题是《战后三十年的日本》,副题是《资源小国的前途危险》,摘要如下:
    第三十届终战纪念日行将到来。此刻,忆及战后三十年,回顾我国的历程,并展望将来,恐怕并不是徒劳无益的。奇迹般的发展由于战败,我国失去了百分之四十四的国土,仅非军事资产,就损失了四万二千亿日元(按一九四八年官定价格换算),还有,因海外归还者的流入,人口也增加了约六百万,在一片焦土废墟上,成群结队的难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过了四分之一多世纪,现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现代大厦和工厂林立的经济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即将达到一年五千亿美元的水平。
    不过,在此过程中遇到许多幸运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由于朝鲜动乱的爆发获得了近十亿美元的特需收入,这笔收入是经济开始飞跃的跳板。中苏对立的加剧削弱了中苏对我国的渗透力。成为很大支柱的,乃是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确立。
    任凭世界的各个角落战火风潮起伏,我国的安全纹丝不动,国家和国民都能够安然地朝着从经济复兴到经济增长的道路突飞猛进。美国通过日美安全条约提供的核保护伞,有可能使我国的防务力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并且能够蔑视苦于国防预算压力的各国,分享和平国家的繁荣。
    在经济环境方面,我国是幸运的。五十年代后半期,充分运用积累有了增加的外汇储备,大手大脚地从海外购买了资源、能源和粮食。生产扩大了,设备大规模地更新了,新的技术引进了。经济滚雪球似的扩大了,繁荣仿佛是毫无止境的。一九六六年达到一千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十年后增长近五倍,发展是令人惊叹的。给繁荣亮起了红灯
    不过,已经是给这一空前的繁荣亮起红灯的时候了。一九七三年秋石油冲击之后气流的急剧变化,把资源小国日本的危机现实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资源消费国,作为资源进口国,占世界之首。在国际上甚至于叫喊确保资源国的管辖权,我国已置于被整个世界冷眼相看的财主爷的地位。
    在如此恶化的经济环境下,只要一想到我国的石油和矿物等资源依赖海外的程度超过百分之九十多,以及粮食自给率国内生产的卡路里同总摄取的卡路里的比率只占百分之五十三的情况就不难了解,这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实。因为这活龙活现地暴露了由于是经济大国才出现的弱点。对我国说来,这正是生存之危机。今后的前进道路首先可以说的是,就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而言,美国对日本作为粮食供应国和日本的商品市场都占有居压倒优势的比重。既然如此,日本则要留意不改变同美国的合作关系。
    第二、美国从印度支那撤退没有给美中苏的均势造成重大影响,应该根据这种认识来展望亚洲形势,不能以美国的后退和中苏的胜利这种单纯的格式来预测将来。为着预卜印度支那的今后,需要相当大胆,从总的方面说,看来很可能成为不结盟的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同我国的关系将产生巨大的困难。
    最后剩下的问题乃是为了对付世界性的资源和粮食枯竭的危机,不能不认为,不确立资源小国的外交哲学,在国际上掌握主动,前途就是危险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