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报就欧安会谈苏联的扩张《固定的欧洲,变革的亚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8-06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八月三日刊登一篇述评,题为《固定的欧洲,变革的亚洲》,摘要如下:
    在赫尔辛基召开的欧安会议,八月一日高唱“和平和合作”之后结束了三天的日程,但是,宴会结束之后,第二次大战后一直纵断欧洲的“铁幕”还俨然保留着。可以认为,东西方之间的墙壁不仅没有被打破,毋宁说更进一步加厚了。
    “国际问题不诉诸武力,而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一九五九年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这样说的。因此,当时作为“不战誓言”打开美苏共处大门的“戴维营精神”,而受到人们的赞扬。但是实际上是由于苏联研究发展核武器和导弹取得迅速的进展,使美国的核垄断以及以此为基轴的对苏核战略体系发生崩溃,从而迫使美国下决心召开美苏首脑会议的。
    美苏之间的共处,经常是一方面相互主张确认既得的权益;另方面在那些有确定的地域和方面则致力于积累有利于自己的既成事实的行动。尤其是,一九五四年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提出欧安会设想的意图以及后来的行动都表明,苏联在欧洲一贯是追求巩固既有的秩序。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从其周围国家作为“战利品”所取得的领土是很多的。在欧洲,除北面的芬兰、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外,还伸向捷克、罗马尼亚一直到黑海。波兰让德国吞并之后,苏联以与它相平衡的形式也吞掉了波兰的领土。在亚洲,从蒙古占去了部分领土,还一直占领着日本约为五千平方公里的北方领土。苏联仅在二次大战以后获得的土地,就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约接近日本全国总面积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的两倍。
    赫尔辛基会谈后,苏联的目标是要搞欧安会的亚洲版——实现亚洲集体安全设想。这一设想从一九六九年被提出以后,六年来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收获。除蒙古和印度外,各国都很冷淡。这也许是由于:苏联不仅把地中海和日本海变成了“苏联的池塘”,而且以印度洋为跳板建立了通往亚洲南部地区的航线。苏联海军的强行渗入引起了这些国家对苏联的警惕。
    亚洲集体安全设想的各项原则和欧安会同样也是放弃行使武力、尊重主权、边境不可侵犯、不干涉内政和互惠的经济合作等。
    但是,日本如果同意标榜边境不可侵犯、尊重主权和领土(原则)的莫斯科设想,那么,就被迫采取承认苏联主张的北方领土是苏联领土的立场,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本身就必然会被断定为侵犯边境和主权。然而,正值赫尔辛基的宴会方酣的时候,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表示美国没有参加“这一设想”的想法,对莫斯科设想大泼冷水。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使这一点更加突出起来:即,对美国来说,“应做为威胁的敌国”是苏联。福特总统也大叫“苏联海军在挑战”。
    在地壳发生变动的亚洲乃至第三世界,无论是划分势力范围或者是建立结构,不重新整顿既存的体系,就无法诞生新的共处的秩序。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华丽的宴会,现阶段似乎并没有使亚洲受到蛊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