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长岛《新闻日报》主编拉文索尔访华文章《沿着北部边境一带深挖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7-30

    【本刊讯】美国报纸主编协会访华团成员、长岛《新闻日报》执行副社长兼主编戴维
    ·拉文索尔七月十四日在该报发表一篇题为《沿着北部边境一带深挖洞》的访华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战斗英雄纪念碑是这座离俄国边界二百一十七英里的城市的一个著名的建筑物。在纪念碑旁边,中国工人正在遵循毛泽东主席的“深挖洞”的指示挖防空洞,作为一种对付苏联的任何进攻的防御措施。
    哈尔滨是一个观察两个共产党大国间的深仇大恨和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的新态度的适当地方。
    中苏分歧是由于一九六○年撤退苏联技术援助引起的,两国间长达七千英里的边界上的军事紧张局势和对待共产主义的不同的观点加剧了这种分歧。中国对莫斯科的仇恨似乎是持久不变的、剧烈的,而且日益扩大。
    这两个国家的思想分歧的关键是:中国人认为,俄国式的共产主义是“修正主义”,阶级差别日益扩大,国家社会主义包括一些资本主义式的刺激办法。这两条共产主义的道路正在全球发生冲突,许多国家都有分别代表苏联观点和代表中国观点的共产党。但是到头来中国对国内的“修正主义”远比对国外的修正主义更为注意。一九六六年的文化革命表现了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冲突。权力仅次于毛的刘少奇由于奉行“苏联路线”而被驱逐。实行的改革强调工资和等级平等,城市和乡村协调,教育更切合实际,工人参加决策工作。
    中苏冲突的核心是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共产主义是它的意识形态,但是中国首先是中国人的,中国人民在五千年的历史上一向认为他们的国家位于世界的中心。
    苏联人一九六○年撤退主要是为了限制中国在共产主义集团内部的日益增长的独立性。一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一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的一篇文章说:“几乎没有专家认为这会使这两个大的共产党盟国决裂。中国太需要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支持……。”
    但是中国人同俄国人决裂了。一位官员说,“你知道,俄国人使我们得到一个教训。究竟是屈服,还是自力更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当然,我们决不屈服。”
    从军事上说,苏联和中国都沿着它们长达七千英里的边界部署了一百多万军队。尽管这两个国家从未正式商定一项条约或者其他任何缓和那里的紧张局势的办法,但是,最近没有再发生象一九六九年发生过的武装对抗。
    我看到有迹象表明哈尔滨、沈阳、四川和郑州正在挖防空洞。我们参观了北京的一个防空洞。大栅栏的一家拥挤的儿童服装商店中部的楼梯下面是入口。大约有八万人在这个地区工作。
    当我们走过曲曲折折的狭窄的地道时,扩音器照例播送了一支军乐曲。地道上边呈拱形,高度刚刚足以使六英尺高的人站着不用弯腰。我们在一个大厅里停了下来,向导说这是一个饭厅,主管这个地区的民防工作的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情况。他说,这个防空洞是供这个商业区用的,是工人自动用锄头和斧子挖出来的。它共有九十个入口,这个地区的几乎每个商店都有一个入口,能容纳一万人。这个防空洞低于地面二十五英尺以上,用加固的混凝土屋顶支住防空洞和街道之间的泥土。高说,泥土的厚度足以应付一次核袭击。
    我回想起十年前纽约州出现过的短时间的挖防空洞的热潮,因而问到中国人是否真正相信他们的努力有任何实际的价值。高回答说,“这没有任何坏处。”高解释说,挖防空洞的活动是在一九六九年“在同我们的北方朋友发生边界事件以后”“大规模”开始的。
    高说,这个防空洞只不过是整个北京的许多防空洞之一,“所有防空洞都是互相通的……其中包括在郊区的一些”,城墙外面的和大约五英里之外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