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日《朝日新闻》驻印记者报道:《苏联的“战略据点”阿富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7-03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六月二十三日刊登特派记者永岛发自新德里的消息,题目是《苏联的“战略据点”阿富汗》,摘要如下:
    前年七月发生政变,亲苏的达乌德政权上台以后的阿富汗令人感到已成为苏联在西亚的“战略据点”。达乌德政权积极支持居住在东邻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帕坦族要求民族自决的“巴克同尼斯坦运动”,同亲中国的巴基斯坦间的紧张关系正在激化。可以说,这也是采取南下政策的苏联在背后支持的。西邻的伊朗,由于国内还存在俾路支族的民族自决权问题,深为苦恼,所以担心受到巴克同尼斯坦运动的影响,正努力调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为扩大对阿富汗的影响而给予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同时,据传说正在动员稳健派前国王查希尔回国。阿富汗是越南战争之后的最大的国际争端地带,并和中东相邻,所以今后的动向引人注目。军队装备几乎全部是苏联制造阿富汗是以不结盟中立为原则的,但军队的装备几乎全部是苏联造的。有米格15、17、21战斗机和SAI地对空导弹、T34、T54中型坦克以及一三五毫米炮,总兵力约八万四千。
    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顾问团两年前约一千五百人,但现在增加到五千人至八千人。在靠近喀布尔中心地区,在苏联的援助下,建起了一座座公寓。里面居住的几乎全是苏联人。在经济援助的借口下来到阿富汗的苏联人将达到数万人。
    在总统官邸旁边的广场上,飘扬着巴克同尼斯坦的旗帜。达乌德在政变后发表的第一次讲话,就提出把解决巴克同尼斯坦问题作为最大目标。也可以认为这面旗帜是达乌德总统的热情的象征。对以南下为目标的苏联有利达乌德总统主张在巴克同尼斯坦问题上对巴基斯坦采取强硬态度。并且,该总统是阿富汗亲苏派的代表,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阿富汗亲苏,巴基斯坦西半部再合并于阿富汗,或者作为巴克同尼斯坦而独立,这对于从帝俄时代起就为寻求不冻港而采取南下政策的苏联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对苏联有各种好处。(一)苏联可以从中亚经过阿富汗到达现在的巴基斯坦西半部的港口,通过陆地同印度洋直接相联接;(二)如果能在自从前年年底发生的石油危机以后更加重要的印度洋确保不冻港,那么就能在从中东向美国、欧洲和日本运输石油中显示威力;(三)可以向亲华的巴基斯坦和亲美的伊朗之间打进楔子,加强包围中国圈;(四)可以对中东扩大影响,并成为向非洲进行扩张的立足点。
    达乌德总统最近说:“巴克同尼斯坦问题将谋求和平解决。”但在喀布尔的消息灵通人士中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迟早将同巴基斯坦发生战争”。因为巴基斯坦采取的态度是决不允许将导致肢解本国的帕坦族“民族自决”。事实上,在边境杜兰线上,自达乌德政权成立以后,曾几次处于战争一触即发状态,气氛相当紧张。
    巴基斯坦今年三月就在边界结集了远比去年八月规模更大的军队。因为达乌德总统访问了印度,巴基斯坦方面认为这是“阿富汗和印度联合策划对付巴基斯坦的阴谋”,因此加强了边界的警备。伊朗害怕受影响而出面调解伊朗国王巴列维害怕巴克同尼斯坦问题激化会影响俾路支问题(居住在巴基斯坦和伊朗边境地区的俾路支族的民族自决权问题),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调解工作,今年三月邀请达乌德总统进行会谈,又同布托总理会谈,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除去斡旋两国会谈之外,伊朗还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去年夏季提供铁路建设调查费一千万美元的援助。接着在今年三月又答应提供铁路建设费(十亿到二十亿美元)的援助。伊朗之所以这样积极援助阿富汗,看来其目的是借此防止巴克同尼斯坦问题的激化,同时阻止苏联南下。
    最近,在印度的消息灵通人士中间流传的情报说,“巴列维国王正在进行活动,促使达乌德总统同前国王查希尔会谈。”这无疑也可以认为是想说服达乌德总统接近稳健路线的努力之一环。
    伊朗这种行动的背后有美国。苏联想通过阿富汗南下,美国想通过伊朗阻止苏联南下,而中国则支持巴基斯坦。
    阿富汗的动向也可以说将为今后的美、中、苏的力量对比所左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