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本《政界往来》杂志发表帆足计文章:《在现代中国历史中的批林批孔运动》/《日本与中国》周刊发表早稻田大学副教授依田憙家的文章:《安藤昌益的批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2-27

    【本刊讯】日本《政界往来》杂志一九七五年一月号上发表日本社会党前众议院议员帆足计写的一篇题为《在现代中国历史中的批林批孔运动》的文章,摘要如下:
    批林批孔运动,要追溯到过去两千年在中国哲学史上居统治地位的思潮——儒教和孔子的思想,并且要求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哲学进行一次总的检查。
    在历史上,儒教思想是站在奴隶制一边的。孔子的哲学,不仅从古代奴隶制到中世纪封建制,一贯都是反动体制的支柱,而且至今还没有彻底被粉碎。批林批孔运动似乎是一次国民运动,要借此机会对儒教思想、对孔子哲学的本质及其影响,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彻底的批判。
    据说,林彪把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他的历史知识,乍看起来,象在歌颂仁政,其实,他是在支持和歌颂无限制地进行剥削的古代专制王朝,而这种古代王朝甚至比封建制更加残酷。
    把问题移到我国的现实来加以考虑,当然,批林批孔是中国本身的问题,但是,其争论必然要波及到中国古代史以及哲学史的理论问题,这样一来,它对我国的间接影响,就将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因而引起人们的注目。这是因为孔子的哲学、儒教的伦理,已在很多方面给日本以很深的影响。对于日本来说,给了决定性影响的(儒教的)毒草因素,从古代、中世、近代,一直到现代,一贯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的核心,在这一点上,同它在中国所起的作用,在本质上是没有不同的。
    日本很多年纪大的人的观念,同天皇制联系在一起,而这种思想的根源是“忠君爱国”。在日本,主张维护天皇制,除了以神话和传说做根据外,缺乏伦理根据,因此,在伦理和哲学上,它就同儒教结合在一起。如果谈起批林,日本的保守势力中的一大部分人,就认为那是邻邦中国的内政之一,但是如果谈到批孔这一稍带普遍性的哲学问题时,他们就皱眉头,表示不能理解,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本刊讯】日本早稻田大学副教授依田惠家在日中友好协会(正统)中央机关报《日本与中国》周刊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期上发表文章,题目是《安藤昌益的批孔》,摘要如下:
    自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更加向前发展的阶段,中国人民通过讨论,弄清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做好思想准备,要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引向更高的阶段。目前的批林批孔运动要彻底铲除两千年来的反动思想根子,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孔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那里的反动统治者也一直信奉它。批孔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孔子的思想成为反动阶级镇压人民的思想基础,因此,站起来进行斗争的人民和同反动思想进行斗争的思想家,总是把批孔作为重要的课题。
    在日本过去的思想家当中,日本的古典学、和洋学都有批判儒教的因素,但是,最彻底地批判了封建制的是安藤昌益(日本历史上反封建、反儒学的一位思想家),他是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最彻底的批判者。安藤昌益看穿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的本质是武士对劳动农民的剥削,是把武力作为靠山的统治阶级,它的思想背景是孔子思想。
    安藤昌益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的支柱——孔子和孔子的思想,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批判。安藤昌益对儒教的批判,还涉及到孔子的后继人。安藤昌益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批判是极其富有战斗性的、是不妥协的。
    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孔子的思想同天皇制、垄断资本的统治结合在一起,对教育敕语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给予了很大影响,成为反动的和侵略的思想,现在仍对“教员圣职论”(宫本集团鼓吹的修正主义理论。宫本集团宣扬教育是“超阶级”的,要求日本的教育工作者把为反动政治服务的教育视为“圣职”)给予影响。如果从这一点考虑,目前在日本追究孔子思想的本质,也是有很大意义的。而且,安藤昌益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日本人民来说,似乎也已经具有新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