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往来》杂志载文:《苏联意在南方——俄国和中东的历史》(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1-07

达达尼尔海峡和俄国俄国想从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地中海的宿愿是迫切的。想对此加以制止的英国的阻挠也是拼死拼活的。彼得大帝于一六九六年从土耳其手里夺取了亚速海,但是在一七——年的对土耳其战争中遭到惨败,再次失去了亚速海。俄国同奥地利成立了联盟,从一七三五年到一七三九年同土耳其进行战争。这次是土耳其大胜。而且从一七六八年到一七七四年,在叶卡捷琳娜女王时,俄国又同土耳其打仗,再次占领了亚速海,并且攻陷了布加勒斯特。俄国舰队从此才获得在黑海的自由航行权和在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行权,使其自由地出入地中海同西欧各国进行贸易成为可能。
    而且从一七八七年到一七九二年,俄奥同盟对土耳其开战,合并了克里米亚,建设了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得到了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方,建立了敖德萨市。
    接着在亚历山大一世时代,土耳其联合英国,禁止本国以外的军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为把俄国封闭在黑海中而爆发了战争,战争从一八○六年一直持续到一八一二年,而开始是拿破仑对俄国的战争,后来俄国结束了战争,得到了比萨拉比亚。以一八二八年希腊独立战争为转机,俄国和土耳其开战,当一八三一年埃及刚一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俄国就强迫土耳其订立密约,企图把俄国以外的舰船从达达尼尔海峡赶走。但是,一八四一年英国在伦敦签订达达尼尔海峡条约,把这一海峡规定为局外中立地,在战时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从而废除了俄土密约。
    一八五三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尼古拉一世得以贯彻俄国人的从来没有想改变过的占领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的夙愿信念,而俄国人的这一夙愿经常受到英国的阻挠。土耳其在战争的开始就失败了。可是,英法对俄国宣战,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经过一年的攻城战,终于将该城攻下。这是一次悲惨的战争,英法联军死亡六万人,俄军伤亡十一万人。
    其结果,黑海成了中立地带,各国军舰的通航被禁止,俄国被禁止在黑海设立舰队和工厂。克里米亚战争使得俄国退到了叶卡捷琳娜女王的时代。接着从一八七七年到一八七八年,俄土战争的结果,召开了柏林会议,在俾斯麦的调停下,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但是俄国被迫大幅度后退。这是多么大的失望啊?
    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塞尔维亚的一个青年刺杀访问波斯尼亚的奥匈帝国的皇太子夫妇,这个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同为斯拉夫民族又处于同盟关系的俄国,向同奥匈帝国结盟的德国宣战,于是战争逐步升级,发展成了德、奥、意三个同盟国和英、法、俄三个协约国之间的大战。但是,在比它早四个月的二月二十一日,俄国沙皇的内阁临时会议就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俄国外交部最大的外交方针,其目的不仅是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航’,而且是‘控制’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不仅仅决心同土耳其战争,而且决心进行欧洲大战这样的全面战争。”
    考虑到四个月以后欧洲大战爆发的事实,可以知道,害怕俄国扩张到地中海的不仅仅是德、奥、意方面,而且英法也一样;对于英法来说,同俄国结盟是旨在消灭德国的眼前的妥协,只要俄国不放弃这个决心,那末同俄国交战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在大战期间,英、法、俄盟军内部仍不得不签订了承认俄国占领康士坦丁堡和海峡通航权的秘密条约。这对俄国来说是无与伦比的一大福音。然而,在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列宁革命,政权更迭,俄国终于不得不陷入了使这个秘密条约成为废纸的境地。大战结束后,根据蒙特勒条约规定,达达尼尔海峡上商船可以自由通航,军舰则在战争期间禁止通航。(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