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苏兹贝格评本届联大:《玻璃大厦中的风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2-26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二月二十一日刊登苏兹贝格发自巴黎的文章,题目是《玻璃大厦中的风暴》,摘要如下:
    联合国大会会议本周结束了。它留下了很多外交残骸。莫斯科、北京、阿拉伯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按照互助的好传统,交换了选票,并作出了使这座玻璃大厦的每个窗户都受到震动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害的是以色列、南非和美国——还有谨慎地建立起来的一些传统。
    在某种意义上,麻烦是在一九四六年对联合国总部的地点作出决定时就开始的。我本人曾与美国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和他在美国代表团中的副手史蒂文森几次争论说,把联合国设在美国或者由于多少相似的原因而设在俄国,都是愚蠢的。
    我建议在遭到破坏的柏林市中心建立一个完全是圆形的塔状总部,在这个前德国首都周围一哩的地方保存其被破坏的情况。那样,在政治家们有分歧意见时,他们只需走到阳台上看看争论所产生的结果就行了。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保证多数的统治,同时通过安全理事会这一机构,限制它干预各国自己的事务。办法是设立五个常任理事国,它们同轮流担任理事的国家一起,可以保护彼此的朋友或仆从不受这种干涉。但是大会主席布特弗利卡(阿尔及利亚人)所拥有的权力大于他应有的权力。
    在联合国中使以色列受到摧残,并且实际上把它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赶出去,同时暂停南非参加大会活动的权利并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得到了等于是会员国的资格——这些作法不仅处罚了以色列和南非,而且也处罚了美国。
    而下述事实却被忽视:美国对联合国费用所承担的份额远比任何其它国家为多,甚至为许多成员国代表团前来参加大会提供了资金(通过外援提供)。
    但是这并非问题的症结所在。症结是,一个无定形的然而拥有控制权的选票集团,在根据布特弗利卡的裁决所获得的新权力的武装下,能够再次企图把它的感情上的偏见强加于世界。
    它在这方面不会成功,但它可能破坏联合国。
    如果容许联合国按照不受限制的偏见行事,为什么有朝一日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即联合国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而不包括以色列(象包括中国而不包括台湾那样),包括北朝鲜而不包括南朝鲜,包括北越而不包括南越,甚至可能包括东德而不包括西德?所需要的只是进一步作出偏向的裁决。
    必须恪守联合国的规则原来具有的思想。这些规则毕竟代表着很多的然而是现实的妥协,第二十九届联大所走的那条愚蠢的道路只会导致灾难——尤其是为最需要联合国的那些小国带来灾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