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美《泰晤士报》社论:《印度北面邻国的疑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2-25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十二月二十日发表题为《印度北面邻国的疑惧》社论,摘要如下:
    年轻的不丹国王在这次访问新德里的时候自然会是忧心忡忡。今年九月,他以并不高兴的心情看到同他一样身为君主的他的亲戚锡金国王被剥夺了实权。现在也许打算对他的独立地位也来一次这样的冲击了——这种前景一定在他脑海里占主要地位。诚然,不丹在印度面前的独立程度要比锡金在印度今年采取行动以前的独立程度大得多。不丹在联合国有代表,在德里和达卡也被准许设立使团。锡金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国土上驻扎着印度军队,而在不丹,没有这种占领军,只有印度派去担任训练任务的部队。然而,今年九月印度决定把锡金牢牢置于印度控制之下这件事,自然而然使不丹和尼泊尔感到不安,这是不无理由的。
    尼泊尔名义是独立国,但是,尼泊尔首相在一星期前从南斯拉夫回国途中经过德里的时候遭了一下敲打。对他的指责是说他的政府采取反印态度。对不丹政府提出的也是这种指责。印度人会说,由于他们印度人所处的自从一九六二年中国进攻以来显而易见的战略环境,他们有理由要求喜马拉雅地区的国家对印度友好、听话。只要有了这种友好关系来支撑印度的安全,也就不会再对尼泊尔的独立地位有什么侵害或者再对不丹施加什么限制。
    无论是对不丹还是尼泊尔来说,这种论调都不大可能解除疑虑。在今年九月不丹成为印度的“联系邦”的时候,尼泊尔马上就有了反应:加德满都发生了反印示威。不丹的敌对情绪没有这么露骨,但是在暗地里一样强烈。它们两国都倾向于从锡金事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印度由于对喜马拉雅地区放心不下,加上害怕中国,所以就想要逐步确立它的政治控制,从锡金开始,接着在不丹和尼泊尔也将这样做,虽然方式不同。
    的确,只要国家地位有些模糊,就容易发生冲突。例如,尼泊尔二十年来一直试图在中国同印度之间取得缓冲国的地位。由于在开始作这种尝试的时候印度在尼泊尔的势力较强,所以,尼泊尔为了达到平衡而倾向中国的做法就显得用意比较深,因此在印度人看来是可疑的。近几个月来,不丹表示它应该在伦敦、巴黎和波恩设立代表机构,这也是想要确立一种有限的独立地位;而这同样也引起了印度的猜疑。锡金有一度被怀疑想采取一些这样的行动来对印度取得较大的独立性,于是就招致了那些最后使锡金国王失去了地位的政治行动。按照理想,如果印度同中国改善了关系,喜马拉雅地区的国家就应该能取得稳定和独立。印度人有理由可以抱怨说他们想同北京改善关系的希望没有从中国首都得到任何相应的表示。印度对锡金的兼并的确遭到了中国人的斥责,说这种行动同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样恶劣。中国人的这些话不能作为了解他们本身对这个地区的兴趣的依据;这些话仅仅是为了叫印度丢脸。不过,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认为有理由对印度在锡金的行为感到遗憾,而且,要是对不丹采取类似的行动,也同样会有许多国家感到遗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