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英“泰晤士报”妄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经济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6-10

    【本刊讯】伦敦“泰晤士报”6月5日刊载题为“慎重的心情”的社论说:在这个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中,北京可能仍然对外部世界装出一付满怀信心和埋头致力于发展的态度,然而在中国内部,却显然可以看出一种慎重的心情和简直是不加掩饰的不安心理。现在正在告诉从全国各地到北京去开会的成千上万的人们说,工业化速度要放慢一些,目标要放低一些,而且要恢复节约。也许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因为政府仍然紧紧地实行着各种必要的管制,而且政府是富有现实精神的,足以暂时把它的希望搁置在一旁。但是如果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证明不像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庞大,那就表明,计划制订者们已经取得了基本教训。
    1956年尖锐地呈现出来的许多问题都是在1952年遭到忽视的问题。修建的水坝和蓄水池仍然远不能防止住洪水。1956年的水灾虽然没有1954年那么惊人,但是不断蔓延的洪水的严重程度仍然不减于前。在今年春季播种的时节来临的时候,华北平原的一些部分仍然陷于泽国,这无论如何是对今年收成的一个威胁。此外,在必须依靠已经精耕细作的田地来生活的中国人中,每年还要净增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人。这个问题之大——即使从仅仅维持生活的经济的水平来说——将大得非常可怕。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计划制订者们的估计错误的程度更加扩大了。中国人要消除工业落后现象的愿望十分强烈以致对于采用每一种先进的机器的经济理由未作适当的考虑。民族主义的自尊心常常占据首要地位。1956年也是城乡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一年。拖延很久的然而是不能避免的产业工人工资的增加,意味着对衣食的需求突然增加,而这种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在乡村,中国农业的大部分实行了集体耕种这还是第一年,不管这个机器会运转得多么顺利,或者不管对农民的鼓励怎样可以同集体制度结合起来,然而显然可以看出,单单有了这种改变,是不会马上生产更多大米和小麦的。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而且又有着这样多的人口,他们对吃穿的基本需要迫切要求增加生产。鉴于这种情况,中国正在采用大多数严厉然而必要的遏制办法。国家计划委员会已经在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审查第二个五年计划。需用外汇较少的比较小型的工业将得到发展。已经不得不削减粮食出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是中国的物价提高了。布匹的配给量减少了。计划制订者们一定在暗自说,自然是不能像共产主义理论所说的那么容易控制。
    这种谨慎的心情一定会影响英国关于禁运问题的决定给人们带来的增加贸易的希望。中国市场对资本货物的需要一定会有所减少,虽然这种减少可能仅是暂时的。在一个拥有六亿三千万人民的国家内,在工业计划方面的估计错误能够浪费大量金钱;同样的,在一个这样庞大的国家内,任何一年收成好坏可能是关系重大的。但是,今年即使丰收,中国人的心情可能仍然是很慎重的,宁愿更好地利用中国国内的财富,而不建立较多的和较大的工厂以便在将来创造财富。
    【路透社伦敦7日电】“经济学家”今天说,共产党中国可能在外部世界“看来是强盛而自信的”,但是,在它自己的疆界里面,也有重重的“内部忧患”。
    这家杂志在一篇两页篇幅的题为“中国的悲哀”的文章中说,通常向外部世界描绘的中国的图景总是这样一些喜报:“丰收,超额完成计划指标,集体化的农民和改造后的资本家在感激地微笑,甚至声称一年以来,除了北京功德无量的统治的其他恩赐以外,又有了言论自由。”
    但是,“经济学家”说,“要求了解真相”的世界只要把“中国共产党领袖们在他们自己的竹幕内所说的话同上面的话加以比较就够了。”
    从他们的演说和受统制的中国报纸的篇幅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新中国的“悲哀”
    这家杂志说:“尽管有一座圆滑的经济和政治机器在所向无敌地前进,人们还是看出了尖锐摩擦、苦难、骚乱和镇压的起伏状况。”
    目前实行了普遍的工资冻结。产生了失业现象。通货膨胀已经把早些时增加的工资完全吃光了,像盐、猪肉、蔬菜、食油、茶、纺织品和皮鞋这样的必需品都涨了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