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蒋帮《中央日报》文章:《乡情·乡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7-04

    【本刊讯】蒋帮《中央日报》六月二十三日刊载署名芯心的文章,题为《乡情·乡音》,摘要如下:
    旅美作家陈之藩先生是我心仪的一位学者,他的散文,纯真自然,那份浓烈的民族意识和乡土之情,令人读来感受至深。在《失根兰花》中他说,十九岁他开始四处飘泊,萍踪无定,但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到处可以为家。然而,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在夜里的梦中,常见老屋在风雨中坍塌,母亲的头发根根变白。白天的生活中,常常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又说,祖国山河的美丽,是因为在沁凉如水的夏夜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星光才显得更为晶亮;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格外诗意盎然;晨曦的原野有笨拙的老牛,也才显得纯朴可爱,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和儿童的笑语与祖宗的庐墓把它点缀美丽了。
    这篇选为中学教本范文,已为无数学生琅琅背诵过的散文,文体简洁隽永,感情一泻如注,天涯飘零的感伤之情,留给人一份无言的惆怅。
    陈先生在学术上的专长,正和文学上的修养一样扎实,这份广博的造诣,也是靠早年的刻苦自励得来。已列入青年读物的《在春风里》集子中,有篇《春联》,便是他少年时代的一页奋斗史。文中说:“我总是在每个圣诞节,写成一篇满象样的论文,作为过洋年的惟一消遣。正如我小时候在北风刺骨的街头,人家过年,我卖春联。人皆不堪其忧,而我独不减其乐。因为卖春联时,来不及觉得家庭衰落之苦楚,正如作论文时,自然忘掉了异国飘零之凄凉。”
    文中又说:“一到北平的年关,债主一个个逼上门。为了躲避债主,我把母亲出嫁时的一个毯子抱到当铺去当了,于是与妹妹抬着一张旧木桌,在街头替人写春联。家中要账的紧锣密鼓之日,正是我们对子生意兴隆之时,卖一点钱,妹妹就拿回去搪一点债,那已不是四个孩子在过年,而是四个孩子在生活危岩上周旋、挣扎与战斗。三四个年头全是这样过去的。然而几乎是每个年,我都爱回忆这段生活……。”
    陈夫人也是个乡土观念深浓的人,在那特别节目中,曾唱了段京韵大鼓《大西厢》,一口悦耳的京片子,唱得字正腔圆,余音绕耳。他们客居美国,执教之余,仍旧喜爱传统的民间艺术,相信这些地方戏曲,在羁旅异乡的人心目中,定有一份亲切之感,因为,这才是属于东方色彩的乡土之音!而地方性戏曲,又最能牵动乡情,勾起乡思。不论身处何地,听到京韵大鼓,会联想起天坛的雄姿和故宫的巍峨楼阁。听梨花大鼓或河南坠子,会想到旧京汴梁和相国寺的大雄宝殿。听苏滩和申曲,又象回到旖旎的江南和秀丽的苏州河畔。
    有回在庆典晚会,听到一腔乡音的弹词节目,不禁记起家乡的一条闹街,每逢电台开播申曲和滩簧节目,家家扭开收音机,路人云集,听者风靡的一幕。那些身穿青布长衫,伏在柜台上的伙计,沉醉在琵琶弦子和抑扬顿挫曲辞中的印象恍然如昨。连一口苏白报告的广告“烟丝金黄,烟味芬芳”的美丽牌香烟,也在小城中风靡一时。现在,离开乡土越久,对乡音的怀念越深,难怪有位老太太,在最近一次地方民俗曲艺欣赏会,被一支四川杂艺“打连厢”引起感触,潸然泪下,那是因为触动了郁积在心,绵绵无情的乡愁呵!
    是的,生命飞逝,年华雕萎,岁月飘去又来,人事迁变不迭,只有对自己家乡的一份眷念却无法抹消,历久长新。因此,一声乡音,一曲民调,总象西风鼓满船帆,溢起满心窝的归思。俗语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草窝”,可知华屋大厦再称心,也不及老宅瓦屋的神貌古朴;八线大道的马路再繁热,仍不如家乡桑麻古道的清幽寂静;多彩多姿大众传播的娱乐价值,也不及乡戏杂剧的惹人动感情。故园东望路漫漫,远客思乡,谁不垂泪?但愿那许多沾着乡土气息的故国之音,能在电视及广播电台多予推出,为我们洗涤乡愁,聊慰乡思,并使我国的民间艺术久存不衰,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