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名声很坏的联合国外交官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7-01

    【本刊讯】日本时事通讯社出版的《世界周报》六月二十六日一期刊登它驻纽约特派记者杉浦正章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名声很坏的联合国外交官们》,摘要如下:
    “联合国什么事也办不成还可以忍耐,但对最近外交官们的恶劣态度无法忍受。”——纽约市民接连不断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声。违章停车和在公寓里举行吵吵嚷嚷的宴会还有情可原,但最近竟出现了赖账回国的外交官,市民讨厌联合国的情绪越来越大。对联合国外交官的评价同联合国的威信下降成正比,越来越低。“比黑手党还横行霸道”
    违章停车激起了市民的愤怒,他们愤怒地说:“联合国外交官比黑手党还横行霸道。”违章停车的情况也实在不一殷。消火栓前自不待言,连公共汽车站和人行道等地方一有空就停放汽车,不管是什么地方,根本不顾他人。如果是马路边还可以,但是在联合国代表团知名人士举行宴会的饭店或大使公邸的前面,停放了两、三排汽车,不用说消防车,就连警察巡逻车也开不进去。
    在纽约,挂有外交官牌照的汽车就有一千三百辆。由于条约而承认外交官有特权。因此,警察不能很好地维持交通秩序。不妨说,违反交通秩序的情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市当局向每个外交官都分发了消火栓和各种交通标志的照片,要求予以合作,但外交官们把它当成耳边风。连日连夜开大型宴会
    “连日举行宴会,公寓里吵得不得了”,因此房东不愿向联合国外交官出租房间的事件也正在增加。荷兰驻联合国的大使要搬进曼哈顿的高级公寓,但是遭到拒绝,理由是“一住进外交官,佣人的工作就要增加”。根据市当局所掌握的情况,上述事件至少有八起。
    总之,似乎可以说,在纽约,尽管有乌鸦不叫的日子,却没有联合国代表团不举行宴会的日子。
    代表团的宴会也经常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每到周末星期五的夜晚,不管中东或印度支那有没有战争,身穿鲜艳夺目的服装的男男女女在走廊上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传来乐队的奏乐声,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世纪之前的王朝的舞会。在联合国职员中,谁都知道高级娼妓就在这种场所出入。
    即使外交官之间接触的时候,也有的大使采取蛮横无理的态度。日本的一位年轻外交官曾经向一个国家的大使自我介绍说是二等秘书,并伸出了手,但对方不但没有握手,反倒把手缩了回去。模范生是中国代表团
    当然,并不是联合国的所有外交官都是不按常识办事的。
    似乎可以说,前年秋天加入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的外交礼仪是最好的。在刚到纽约时,可能有点紧张,拘谨和生硬的表情都很明显。最近,对个人的家庭邀请也愉快地接受,其灵活态度得到了好评。来往行人也对列队参观时代广场等热闹场所的中国外交官笑脸相迎。而且又出现了中国热,所以市民的评价也很好。中国代表团好象对违章停车等事情也非常注意。
    但是,似乎可以说,象中国代表团那样的模范生反而是例外的。很多市民认为:“平均质量大为下降了。”大国利己主义产生了影响
    这种质量的下降也许是一种“推动力”,使人们对联合国的评价也在一个劲地下降。
    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所的舆论调查,在联合国刚成立时,美国国民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绝对多数支持国会批准联合国宪章。从五十年代后半期到六十年代初开始对联合国慢慢感到幻灭。列举数字看来,在一九六七年,认为联合国“办好事”的占百分之四十九,超过了认为联合国“无能”的数字百分之三十五。在一九七○年,认为联合国“办好事”的虽然减少到了百分之四十四,但还超过了认为“无能”的数字百分之四十。在一九七一年,认为联合国“办好事”的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五,认为“无能”的却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三。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联合国外交官的质量之所以降低是因为“亚洲、非洲等小国都随随便便地参加进去了”。不过,这种看法是毫无道理的。小国反而把联合国看成是最高的政治舞合,其热情也很高。似乎可以认为,外交官的质量的下降是同联合国的威信的降低相辅相成的。不管是在越南,还是在中东,或是在印巴争端中,大国的利己主义都发生了冲突,因而,没有一件事情取得了进展。可能是仿效大国不顾宪章的理想的利己主义吧,中小国家只关心本国利益的倾向也正在增强。尽管召开数十次会议,但达成的协议同上一次的决议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联合国的这种状况不能不对每个外交官产生影响。而且,似乎可以说,亲身感受到这种现实的市民降低了对联合国的评价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