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勃列日涅夫选择巴黎作为停留地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6-29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驻巴黎记者冈孝发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为什么勃列日涅夫选择巴黎作为他的停留地点》,摘要如下: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刚刚在新世界取得胜利后,又在旧世界进行微妙的修补篱笆的工作。
    勃列日涅夫选择法国作为他从华盛顿回莫斯科途中的唯一停留地点,这是意味深长的。在戴高乐退职四年(和在他逝世三年)以后,法国仍然是西欧大国中最棘手的和最任性的国家。
    法国作为大陆上的一个大国的历史,它的繁荣的经济,它在政治上的稳定,它的重要的地理位置
    ——这些情况使它成为有关欧洲的任何解决办法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现在,在勃列日涅夫—尼克松会谈之后,法国评论员正以或许比其他欧洲人为少的禁忌谈论他们对于美苏可能把世界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的谅解的怀疑与恐惧。
    英国、西德、意大利和其它国家都有许多人或多或少地抱有这种怀疑与恐惧。
    特别是英国和法国非常会意识到它们丧失了地位:战时和战后的最高级会议一向是三大国或四大国之间的会议,现在则只限为两大国会议了。
    不管抱有多大的诚意,参加会议和在以后由别人把会议的情况告诉自己,这两点是有差别的。
    法国对勃列日涅夫—尼克松最高级会议的关心集中在两个主要问题上。
    第一个涉及华盛顿—莫斯科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二阶段的会谈。如果这些会谈达到实际削减核武器储存的阶段,苏联显然对西方的储存总数(不只是美国的储存,也包括英国和法国的储存在内)表示关注。
    法国的立场是,他们的国家虽然与华盛顿结盟,但在军事上是独立的,不依附东方和西方,它将不接受任何一方对它的行动自由的约束。
    如果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二阶段的结果只是减少了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其它国家(英国、法国、中国)的储存的重要性就会增加——当然,除非这些储存包括在全面的解决办法之中。这就是使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要复杂得多的棘手问题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共同均衡减少驻欧洲的军队。巴黎疑心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这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上可能已取得某种一致意见。
    法国担心的是,这种谅解可能改变驻中欧(即东德和西德)部队的战略均势,在欧洲腹地造成一种中立区。
    正当法国和欧洲共同市场的其它成员国设法使它们在共同体内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时,使西德处于源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系列特殊地位中的另一个特殊地位,这看来是非常不合适的。
    不仅蓬皮杜将与勃列日涅夫讨论这些问题,而且他的外长若贝尔在星期四(即勃列日涅夫从巴黎动身回莫斯科以后的那一天)去美国首都时也可望要求华盛顿谈谈勃列日涅夫—尼克松的会谈情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