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缅甸“卫报”报道我国“鸣”“放”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6-08

    【本刊讯】缅甸社会党办的“卫报”5月16日刊载了该报特派记者从北京写来的以“关于中国对知识分子的新政策的论争”为题的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对知识分子和对艺术、文学和科学的新政策,即“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政策,正在面临它的第一次重大的考验。它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这个政策的原意是要带来一种进行争论、试验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并且是作为知识分子和作家们的创作活动的冲动所非常需要的一种刺激物的,但是它却遭到了重重困难。有些人感到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他们已经习惯于在他们自己的轨道里思想,因此只要有一丝新鲜空气,就会使他们坐卧不宁和惊慌失措,于是他们就急急忙忙大声喊叫起来:“不得了了!妖怪来了!”
    另外有些人真正恐怕这个新政策可能会为坠落的和保守的理论和心情打开大门。他们认真地注意到,在新政策宣布以后,有些作家开始不承认作家需要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且还有一些作家不认为最近的文学作品里有什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就把他们的关于这个新政策是不是应该更加谨慎地予以斟酌的疑问讲了出来。
    当局看来几乎肯定地不打算取消这种对知识分子的新政策,并且他们也不大像会离开他们既定的路线。但是他们正在竭力消除那些认为这种新政策可能会导向削弱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地位的人的忧虑。那些人被告知说,某些作家的“错误思想”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既然在国家里有小资产阶级存在,它的思想就必然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来。他们被忠告不必惊慌,因为根绝这种思想需要长期、复杂而细致的努力,而并不是简单地禁止各家争鸣就可以做得到的。文化部长警告说:“应该尽量小心避免再采取旧的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
    中国人正在小心避免在国内发生任何分裂和宗派,并且注意保持人民中各个部分的团结。因此就强调作家或批评家在进行批评的时候应该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并且试图通过批评和斗争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那些抱有不同见解的人被告知不必为“放”出一些坏的东西而失眠,但是善意的、经过仔细考虑的和深入的批评在适当的时机还是应该提出来,对批评也应该加以批评,应该开展“自由讨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