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载查·约斯特的文章:《美国在东南亚的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4-04

    认为美今后对印支的比较明智的政策是:把实施巴黎协定的工作留给该协定所规定的机构去做,美可自由地向西贡、万象政权和朗诺集团提供经济支持和有限的军事支持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三月二十九日刊登查尔斯·约斯特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在东南亚的责任》,详细摘要如下:
    本周释放了最后一批美国战俘,并从南越撤出最后一批美军,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美国的一种异乎寻常的“遏制”作法已实行了将近二十年了。这种作法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一九五四年达成第一次日内瓦协议之后开始的,肯尼迪总统在一九六一年为了对付河内恢复这场战争的行动而加紧实行,约翰逊总统为了阻止越共取得胜利于一九六五年大规模地进行了升级,尼克松总统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来逐步加以结束。这种作法终于开始结束了。它是否已开始结束呢?
    任何一次使我国在将近二十年中牵连这样深的全国性行动都无法突然一下子结束。
    然而,现在美国在一种既感到宽慰,又感到痛苦的情绪下,已经大体上从越南撤出了。一方面美国已在巴黎签字支持某些解决的条件,一方面它由于坚持“越南化”计划和尼克松主义,已接受了下述原则:今后南越的命运应当掌握在那个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手里,其中当然既包括这个政府的支持者,也包括它的敌人。
    而且美国由于撤出了它的全部地面部队,已经放弃了它可能拥有的决定该国命运的任何军事能力。当然,如果总统想要负起实施巴黎协定的责任,如果他认为北越违反这些协定的情况比南方更加明目张胆,他是会恢复对北方的轰炸的。然而,这样做将不会起决定作用。
    自从一九六五年以来,美国一再进行轰炸的经验表明,虽然这能够影响河内的策略,但是这却不能使他们放弃他们在南方的目标,除了使他们暂时减少压力之外也不能起更大作用。因此,虽然恢复轰炸可能使美国从内心感到满足,并且使河内再次暂时改变它的策略,但是这却不会改变南越局势的最终结局,确实也不会改变老挝和柬埔寨局势的最终结局。
    如果说,美国不再能够(即使它曾经能够)决定这三国的命运这一点是一个事实的话,那么要是它装作它能够这样做来行事,那确实是愚蠢的。
    如果美国恢复轰炸,那就会在两方面都给它带来最糟的情况。在军事上,不管最后会出现什么结局,是阮文绍总统巩固他的权力呢,还是越共进行接管,轰炸只会推迟这种结局的发生。从政治上说,这将会把美国重新拖进它刚刚摆脱出来的印度支那的困境。在国际上,这会引起大多数美国盟友的愤慨和沮丧,并且会阻碍同中国和苏联之间正在出现的和缓局面。从国内来说,这将会使旧日的伤疤愈而复发,也许会使我国再次陷于分裂。
    美国的一项比较明智的政策将是:不管实施巴黎协定的可能性如何,把这项工作留给该协定所规定的机构去处理,因为只要各方不进行合作,这些协定的实施就肯定是不充分的。美国可以自由向南越、老挝和柬埔寨政府继续提供经济支持和有限的武器支持,如果它认为它们需要并且应当得到这种支持的话。在它们已经从美国得到大量支持和美国仍然在提供的“技术援助”之后,那就很难说他们没有生存下去的“适当机会”了。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美国在东南亚的责任应当是在保证这个地区剩下的国家有力量保持它们的独立自主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不管印度支那各国可能发生什么情况。这将要求它们之间进行较密切的合作;这将要求它们同中国取得谅解;这将要求美国、日本和国际借贷机构提供更为慷慨的发展援助。这也要求在终于在那里出现比较稳定的均势的时候,让印度支那各国结合在一起,参加到比较广泛的东南亚大家庭中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