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中经济交流日益走上正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6-25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六月十四日刊登了题为《日中交流,产业界整备体制》的消息,摘要如下:
    在产业界加紧对华接近的形势下,直到最后一直在对华接近问题上采取慎重态度而其动向引人注目的三井、三菱两财团明确了参加对华交流的姿态,使日中经济关系迎来了新的局面。
    三井物产公司总经理若杉末雪十三日说,“要趁良好时机接受日中贸易四项条件,我本人申请访华”,表明了回到对华贸易中来的意向。另一方面,三菱银行董事长田实涉也于当天夜晚宣布,包括三菱商事公司、三菱重工业公司在内作为一个集团已经确定了接受日中贸易四项条件的方针,并已向中国方面转达了派出访华团的意向。作为我国产业界核心的两大企业集团三菱、三井两财团开始同中国进行经济交流,这使迄今产业界对华接近的动向告一段落,日中关系出现了经济方面先行于正式恢复邦交而开始几乎是全面的交流的前景。
    由于总经理若杉通过接受日中贸易四项条件而进行访华,从而使三井物产公司的对华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在三菱集团中,继三菱商事公司总经理藤野表明了访华意向之后,甚至被称为“三菱军火商”、军火生产比重大的三菱重工业公司也终于由董事长河野明确表示了有条件的访华姿态,这个财团进入回到日中贸易中去的最后阶段。
    人们认为,董事长田实这一天的发言,表明了三菱财团已完成了最后统一认识的工作。
    总之,人们认为,象三菱、三井这些我国的老财阀企业集团,到现在终于确定了参加对华贸易的意向,这是由于认识到去年秋天中国回到联合国以后的世界潮流,再加上我国也在“更迭政权”,从而会使日中关系有一个大的进展。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六月十五日刊载了一条消息,标题是《日中经济交流日益走上正轨》,摘要如下:
    我国产业界最大的悬案扩大日中经济交流问题,由于十四日三井物产公司总经理若杉末雪和三菱商事公司总经理藤野忠次郎都正式表示接受日中贸易四项条件并希望访华而回到日中贸易中来,使得民间方式最后得到解决,可望实行日中间全面经济交流的条件具备了。在自七○年四月提出日中贸易四项条件以来,我国有影响的企业相继接受四项条件蜂拥回到日中贸易中来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最后的赛跑者”态度的两公司这次的决定,可以说事实上是在美中接近、美苏调整这种动荡的三极结构中,明确了今后日本经济的方向。这在政权更迭之前,必然成为要使包括政治方面在内的整个日中关系有很大改善的“压力”。
    三井物产公司总经理若杉在十四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明“表示决心”的经过时说,“我当初曾认为恢复邦交的进程会更快。可是象现在这样,即使政权更迭之后,要正式使邦交正常化恐怕也还要很长的时间。这就是提前作结论的原因”。可以说这雄辩地说明,使日中关系正常化迟滞的现政权不仅被美国而且也被身边的产业界“越顶”了。
    可以预料,以大贸易公司为对外战略据点的主要企业并驾齐驱地展开对华贸易,这不仅使日中贸易从由中小友好公司进行的不正常的贸易中摆脱出来,而且将改变日中经济关系的整个潮流。从十大公司的贸易量在进出口方面都占我国整个贸易的过半数来看,希望日中贸易飞跃扩大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了。
    日中贸易,现在不仅是即将打开增加数量的帷幕,而且,由于在贸易上具有巨大实力的我国的综合性贸易公司的参加,将完成质的转变,这种估计正在加强。
    中国正在极为顺利地推行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以充实国力,以此为背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大力出口资源,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作这样的估计,所以从“资源贸易”开始来达到日中贸易的质的转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开发资源也好,对华出口成套设备也好,现在的障碍都在于政治问题。
    虽然说对华正轨交流的“症结”在于我国的政治姿态,但是在政权更迭前夕,两大公司恢复对华贸易的决断很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强大推动力。据认为,要朝这个方向走不单单是动摇吉田信件,而且也将动摇支撑它的日台条约。
    可以认为,全面打开直至邦交正常化的日中关系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