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台湾《学粹》刊载盛承楠的文章:《钓鱼台列屿采药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4-26

    【本刊讯】台湾《学粹》二月十五日的一期,刊载盛承楠(得到慈禧太后赏赐钓鱼岛等三岛屿的盛宣怀的曾孙)一九七○年九月发表的文章《钓鱼台列屿采药记》。摘要如下:
    钓鱼台列屿位于距基隆东北方外海约一二○里处,为三岛屿集合而成,其名为黄尾屿、钓鱼岛、蛇岛,台省渔民称黄尾屿为鸟港,周围约十余华里;钧鱼岛也称之为花鸟山,为三岛中之最大者,周围约二十余华里;岛东南方相隔约千余码处,另有一小岛,即蛇岛,孤悬海中,与花鸟山成一天然海峡。就形势观察,当初可能合而为一,其后因地层下降,一岛分裂为二,所裂成的海峡为我北部小型渔船主要之避风港湾。于此海峡中因盛产飞花鱼,基隆、苏澳二地三千余艘小渔船,靠此渔区生存,彼等于此作业,历有年所,于台湾之渔业经济上,亦有其相当价值。据渔人告知,今年上半年日本一大学研究船,曾于此海峡中工作达两个月之久。
    该三岛之上,海鸟群集,春夏季基隆、苏澳两地区使用钓杆之小型渔船,有上岸捡拾鸟蛋者,鸟蛋之多,俯抬即是。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人亦甚少在此猎鸟,故绝不怕人,随处与人同栖息,故捕捉甚易,每只约二台斤左右。
    三岛之上,均为石山,土层甚薄,淡水缺乏,水源赖天然雨水存贮于石洞中,仅钓鱼岛(花鸟山)一岛,有少量淡水可供饮食之用,惜海鸟太多,易为鸟粪污染,我等饮食之谈水,均为台湾带去。
    我等赴该地主要工作,除少数人为采药外,几全部为打捞沉船。因于岛上建有二座工寮,约有三十坪之大,支柱为钢架钢梁,上盖二寸厚木板,已有三年,经历大小台风十余次,仍能安全存在。
    黄尾屿(鸟港)岛上遍地蜈蚣,噬人肿痛,长均在半尺以上,虽用硫黄、石灰,亦无以防御。唯有赖火油与柏油(沥青)于居处周围划一圆圈,作为防御,可使其不来侵犯。蛇岛上则无蜈蚣而多蛇类,每条约重三公斤左左,以海蛇为最多,该岛命名之由来,亦在于此,三岛上无蚊虫(因海风太大,缺乏淡水),而有蝇类(因有鸟粪及动物之尸体)。
    岛上植物之分布,除亚热带常见棕桐及仙人掌外,可供药用者,以马齿苋为最多,遍地皆是,因该植物于台湾亦随处可得,故无采取价值。
    有唯石苁蓉(台湾俗称海芙蓉),为台湾最有名之生草药,为专治风湿及高血压之妙品。按海芙蓉全部均为野生,以愈近海边品种愈纯,产品亦愈短小,惜乎台湾采药者只采不种,故于近海地区,凡有人迹之处,几已绝迹。
    钓鱼台列屿之上述三岛,至今尚无入迹,亦无房舍和道路,遍地皆是海芙蓉,尤以蛇岛之产量为多,最近四年来该岛之情况又告转变,因自“龙门工程实业打捞有限公司”于东经一二五·四二度,北纬二五·五五度,打捞“海生二号”沉船时,已将该沉船之部分船身钢板,于黄尾屿上从事支解工作。
    适于本年之七月十一日上午十时,有“琉球海岸巡防船”于吾人工作之黄尾屿上树一水泥石牌,长约二·五尺,宽约一·五尺,上刻中文碑文日“琉球石垣县久场岛”共计八字,并向我工作人员限十日期限撤寓之无理限制。
    吾人当场表示,仅受我本国政府之管理外,不受任何无理限制,除将经过详情呈报行政院外,并请示今后行动之准则,并对该琉球巡防船嘱吾人办理护照前往工作之谬说,亦有所请示,因该巡防船工作人员出示之身份为“琉球入境许可局”之官员。
    该岛原为一荒岛,从无人迹,此工寮则为龙门工程实业打捞有限公司打捞海生二号沉船负责人张云蔚君所搭盖,可谓唯一建筑物,已历三载。何以彼方于三年前无人管理。该公司每年并派工作人员至该岛工作三个月,于该岛工作时除筑有土路外,并筑有铁轨台车运输道一条及于海边筑有简易码头。
    至于采药工作,则遍及三岛,因海芙蓉为台人妇孺皆知之治风湿及高血压之最优良生草药,虽未载于本草,未为中医所采用,但民间早已无人不知。水煮治高血压,酒浸治风湿,即前往工作之打捞工人,因长期浸泡于海水中,工作时雨淋日晒、凤吹暴露于大自然中,其唯一凭借,即为携返此药,作为调理。故于采药时,均为彼辈内心之需要,无不乐于从事,且平均分派于各人,无不振奋,此为吾人直接开发该三岛之事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