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美国之音》记者评述:《事情在北京进行得不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2-25

    【美新处华盛顿二月二十二日电】(《美国之音》新闻分析员罗纳德·邓拉维)题:事情在北京进行得不错
    尼克松总统对共产党中国的访问看来正在顺利进行。人们只能根据表面现象来进行判断,因为中美会谈的内容根据共同协议进行保密。但是表面现象可以说明许多问题,而迄今的表面现象加起来。就构成关于总统访问的一幅肯定的图画。
    最初,当在这种场合下在许多国家中常见的欢呼的群众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曾产生了一些怀疑。但是当尼克松先生几乎立即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的时候,就明显地说明中国人是在竭力要表现得融洽,并强调说明他们对待尼克松的访问是认真的。人们可以想象,毛主席本来是可以表现出沉默、勉强和甚至冷淡的态度,但是相反的是,他不仅安排在尼克松到达后几乎立即就会见他,而且在实际会晤和照像的时候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态度。看起来毛主席——他毕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且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传奇性的重要地位的人物——好象是在有意地强调说明他个人和官方对整个这件事是赞同的。
    这种融洽的气氛由于周恩来总理在为尼克松先生和夫人及其一行人举行的国宴上所发表的友好的祝酒词而得到了增强。他承认两国之间存在着分歧,但是他没有详细叙述这些分歧(而他本来是可能那样的),也没有提出各种告诫。相反,他接着强调说明了这个时刻的重要历史意义,并且要求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
    另外,尼克松总统和周总理之间星期二(二十二日)的会谈的时间之长(约四小时)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中国人对待尼克松的访问是非常认真的。尼克松本人曾经说过,这将是一次正式访问,而不仅仅是仪式上的一个表示。如果从这次首次会议可以作出什么判断的活,两国领导人及其顾问的确是在做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寒暄寒暄而已。人们还注意到,国务卿罗杰斯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同外交部长姬鹏飞进行了讨论。
    最后,中国官方报纸对尼克松访问的报道也增加了气氛的融洽。《人民日报》报道的版面虽然用西方的标准来看不算什么,但是对共产党中国来说则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人民日报》星期二刊登了尼克松到达的消息、总统的七幅照片和周总理友好的祝酒词全文。
    当然,也存在着这种事态发展的肯定的气氛可能导致造成错觉的过分乐观的情绪的危险。必须记住的是,两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而这些分歧不会经过几天的会谈就得到解决,不管气氛是多么融洽。尼克松本人已一再告诫不要有这种过大的指望。气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不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实质。
    然而,在北京举行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看来确实进行得很顺利。尼克松总统到那里去的时候是作了这样的准备的:既友好又认真。正象过去一向的情况那样,当时对于中国将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有点儿没有把握。但是这种没有把握的心情已由于北京官方欢迎的格局而消失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