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苏“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5-06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二十七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全世界注视着美中接近》,摘要如下:迫使美国纠正过去的错误
    国际形势在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无视拥有七亿人口的中国,国际政治局势就不能稳定——这样一种国际舆论日益高涨,而中国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这是事实。
    另外,中国认为,美国本身由于越南政策遭到挫折,国内反战运动不断加剧,同时又面临着失业问题、黑人问题,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可以认为中国就是企图乘着美国的这种动摇而开展外交攻势的。
    要千方百计地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统治体制,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目的。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中国就是乘美国衰败之际,把美国引入中国的圈套,借以动摇美苏关系。
    即使说中国的对美政策积极起来了,但它也不会改变迄今为止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体现的中国外交的原则和支持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针。勿宁说,中国认为在新的世界潮流中中国主张的原则更具有说服力了,而美方的“介入逻辑”已经破产。根据对形势的这样一种分析,难道中国不会是正在考虑以迫使美国纠正过去的错误的形式来改善今后两国的关系吗?
    美国接连不断地采取了缓和对华关系的措施。想打开摆脱外交困境的突破口
    美国之所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因为尼克松外交已处于走投无路的困境。自封擅长于外交的总统尼克松的政权,在越南战争、巴黎和谈、中东问题、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等主要外交战线上,都处于四面楚歌的窘境。从美国来说是有这样一种打算的,即在对华关系上急急忙忙地提出政策,想碰巧引出中国的反应,从而打开摆脱外交困境的突破口。
    这里似乎也隐藏着这样一个目的:压制美国国内的舆论,特别是压制以民主党鸽派为中心的进步营垒的冲击。对于努力争取明年秋天再次当选的尼克松总统来说,是想以向前看的姿态对待甚至已经来到联合国大门口的中国,以此来制止进步派在这个问题上的冲击。
    但是,对于美国的这种对华姿态,中国是否将一本正经地作出反应还是值得怀疑的。这是因为牵联到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要使美中关系有实质性的开展,在美国政府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设法加强控制自己地盘的苏联
    苏联同中国从意识形态的对立发展到国家关系的恶化以来,一直采取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美中接近,使苏联的“遏制中国”的政策出现了大破绽,同时,在美苏关系上,美国也有可能以此为交易的资本来施加压力。因此,苏联确实是要被迫重新研究其世界政策。尽管这样,但现在令人感到苏联“一筹莫展”,好象只能焦急不安地看着形势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造成苏联被迫采取守势的局面,所以苏联可能一方面要致力于确保它在中东和印度洋上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则重新挑起意识形态的论战以牵制中国。
    苏联将以巩固它在东欧的地盘为中心而走上加强控制的方向。亚洲各国受到强烈震惊
    如果由于中国的乒乓外交所表明的灵活的对外姿态,中间派国家相继承认北京政府,而美国也开始采取对华和解的态度,那么,对于今年十一月的联合国大会上的表决也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去年秋季以来,承认中国的国家不断出现,现在还有奥地利、伊朗、土耳其等八个到十个国家也在朝着同中国建交的方向采取行动。
    说穿了,中国开展积极外交的目的之一,也许就是要争取连根拔掉“双重代表方式”等,使支持阿尔巴尼亚提案的国家越来越多。
    美中接近,中国的影响扩大,特别对迄今为止跟着美国的亚洲政策跑的各国将给予强烈的震动。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