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一九七0年是中国大增光彩的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1-27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一日在《探讨新的均衡》的大标题下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将实行多边外交》的文章,摘要如下:
    动荡的亚洲的“主角”是在舞台的一角大亮相的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如何接纳和安置在毛泽东思想所产生出来的强烈的革命意识支撑下的中国,这将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重要课题。美、中、苏三足鼎立的外交战略,以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和印度支那战争等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为中心,将把矛头尖锐地集中到七二年秋季的美国总统选举。
    去年是中国大增光彩的一年。它渡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局面,为了实现“新的跃进”,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进一步得到了整顿。悬而未决的外交活动也由于大使的相继赴任,由亚、非国家扩大到了东欧、苏联,形成了一个扇面形。与加拿大、意大利建立外交关系,也以去秋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提案(恢复中国席位,驱逐国府)得到多数国家的赞成的形式开花结果。
    可以说,在七十年代的头一仗中,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胜利。
    如果说去年是使“中国的存在”显现出来的一年的话,那么,从今年开始到明年,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存在的重量”将特别沉重地落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双肩上。从外交是内政的延长这种观点看来,“巩固了内部”的中国必然会比过去更为积极地开展多边性的外交攻势。
    另一方面,苏联以今年三月的第二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为目标,美国以尼克松政府争取在七二年秋的总统选举中再次当政为目标,都在急于巩固各自的体制。
    现实的问题是亚洲有一个印度支那战争,亚洲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正在微妙地动摇。而且,还有中、苏在思想上的对立,还有仍然中断着的美、中大使级会谈等。美、中、苏三国所描绘出来的轨迹将越发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的最大重点放在打破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现状。中国之所以把“集结世界的农村的力量(革命势力)以包围城市(美、苏)”这种人民战争的理论运用于外交方面,也是这个缘故。
    对于中国的这样一种强烈的行动,美国基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痛苦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尼克松主义”,继续在摸索对亚洲、对中国的政策。
    苏联方面,也一方面把与中国在思想意识上的对立当作是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的斗争”那样不可能和解的事态,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国家关系的改善。
    美、中、苏三国的行动图式,就是这样一种基本战略的反映,它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以及越南战争、核武器·集体安全保障体系问题等动荡不定的现实微妙地交织在一起。
    苏联对于中国在印度支那战争和在亚洲的影响方面的主动权日益增强的趋势,正在提高警惕。它特别害怕中国加强与北朝鲜、北越等亚洲共产党势力的关系。
    关于印度支那战争,苏联处在中国的强硬路线和法国等的“印度支那和平谈判不能没有中国参加”的意向中间而苦于进退,这也是事实。
    由于联系到战俘问题而暗示要再次开始轰炸北方等情况,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正处于动摇之中。但是,“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和“降低失业率”(恢复景气)一样,对于要争取七二年再次当选总统的尼克松政府来说,都是大的政治目标。
    无论如何,事态是非常不稳定的,要预料美国的态度,这是困难的。
    然而,可以想见,美国基本上将从战斗越南化在顺利地推行这种观点出发,进一步撤退美国军队。
    但是,尼克松主义还有另外一个侧面,那就是虽然减少了美军的直接介入,但另一方面也由于盟国的要求,将不得不增加军事援助。这就是尼克松主义的一个左右为难之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