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日《读卖新闻》前驻苏记者文章:苏联真相(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9-27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从七月十五日到二十二日,以《列宁的子孙们——苏联真相》为题,连续刊载了该报前驻莫斯科特派记者森本写的六篇文章,本刊从今天起连续转载。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人的忧郁——厌恶追求理想而向往技术万能或小家庭》。摘要如下:
    苏联有好几副面孔,经过打扮的面孔和在国内看见的真面目是令人吃惊地不一样。从我在苏联生活的六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年这个时间内,苏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期间,勃列日涅夫政权受到了捷克事件和中苏对立这两次严峻的“洗礼”。在继承着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社会里,新潮流和旧潮流相遇,激起了希望和失望的旋涡。意识形态与现实的隔阂,也开始突出出来。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几副面孔。
    斯贝塔小姐,十八岁,在莫斯科的一个百货商店里当售货员。很喜欢谈衣着打扮。她笑着说:“短裤头穿着好看,我很想穿一穿,但是还缺少点勇气。”
    据她说,莫斯科的追求时髦的热潮是从夏天开始的,因为这时姑娘们把目光都集中在蜂涌而至的西方游客的时髦服装上,并且立即采用这种流行的式样。
    近几年来,裙子是一年短似一年,超短裙已经成了苏联“公认的流行服装”。今年在街上开始出现提心吊胆地穿短裤头的人。短裤头能否在苏联的追求时髦热潮中取得“合法权”,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是,只要看一看这种追求时髦的热潮的动向,就可以知道,要捂住青年人“向着西方的眼睛”是越来越困难了。
    来自西方的东西,不只是流行的服装。虽然还没有达到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青年人那种程度,但是,在“列宁的子孙们”中间,也开始潜入一种虚无情绪。斯贝塔小姐在十五岁时受完了八年制的义务教育以后,三年间变换了两次职业。最初是在服装品商店当售货员,以后又当了工厂的事务员,再接着,就是在现在的商店里当售货员。她说:“样样工作都无聊,没有意思。”
    有一个地方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四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大街上对一个女孩子拳打脚踢,施加暴行。这些姑娘们也是既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工作和学习,又没有对未来的明确的计划,就这样混日子。就是这种颓废感情产生了上述那样的事情。
    大学毕业的人和有特殊技能的人,他们有自己对未来的梦想。但是,在一部分只受完义务教育的人们之中,总觉得有一种无所事事的情绪。
    和日本一样,青年们的“离村倾向”也继续存在。普斯科夫州的某个地方,两年来,在受完义务教育的五百二十九人中,留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只有七十一人。也许可以这样说:在大学毕业和不是大学毕业的青年人之间,或者说在城市与农村的青年人之间,也正在产生种种的隔阂。
    学生中突出的现象是技术主义和小家庭主义。最吃香的是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学科。文科方面则是经济学和外语。这也许是由波及到了苏联的技术革命的影响,或者说是由于对西方的向往而带来的结果吧?至于意识形态部门,因为在现在这样严格的控制气氛里,不能随便说话,难以发挥独创性,所以被视为“圣域”,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倾向,总的来说对政治是不大关心的。
    在莫斯科的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到遥远的西伯利亚的工厂就业的安德烈这样说:“因为是领了助学金上学的,因此,不把那一部分钱还给社会就——”。大学毕业后,只要不在就业地区方面拣肥挑瘦,就业也并非难事。而且可以保证有一个安定的中等或者上层人物的生活。大概正是因为这种缘故,他们才带着一种“既得利益者的意识”而顺从现行体制的吧!
    安德烈还说:“总之,掌握不亚于西方的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在这个基础上就能建成共产主义。”这种想法就是:首先是技术,其次才是共产主义。在这里,技术和意识形态之间有一种隔阂。
    我曾经向周围的苏联青年询问过他们所尊敬的人物是谁。回答是异口同声地说是“列宁”。但是当我再问第二个尊敬的人是谁的时候,很多人回答说是“妈妈”。这种人数之多,使我感到惊讶。
    列宁暂且不说,革命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雄,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已变成较远的存在了。苏联的年轻人现在不喜欢追求理想,大概就是适应于技术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体现这种意识形态的新的形象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