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社论认为:苏修在中苏边境集结兵力是为进攻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8-02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二十七日发表题为《阿穆尔河(黑龙江)畔有战争危险吗?》的社论,作者哈里·哈姆,社论摘要如下:
    我们看到的关于八千公里长的苏中边界两边军事准备的报道,无助于安定情绪。西方情报机构一致报道,在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在集结部队。同时,最令人不安的是有人观察到,这再也不是防御性的行动,苏联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具有明显的进攻性质。
    这样,看起来,中国宣传中的论战道理似乎是对的,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和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宣布,都证明了威胁来自谁。
    是什么促使苏联人采取进攻性的态度,至少可以考虑出四种说法。第一,莫斯科为了防止更糟的事情出现而作出了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的决定。对这种说法有严重的顾虑。苏联任何一个总参谋部成员都知道,一支军队在试图控制有七亿五千万人口的巨大中国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在此情况中,毛泽东主义的一个论断肯定是对的,即进攻者将淹没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老的有效的做法,莫斯科打算只搞短期占领的作战,以便在北京建立一个听从苏联的政权。同样,这种冒险是成问题的,这至少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以来,苏联人是一定明白的。当时,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一日,莫斯科满有把握地认为,军事干涉会在布拉格一下子就确立克里姆林宫所希望的统治状况。这种希望证明是错的。中国不是捷克斯洛伐克。莫斯科在中国将会遇到比在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多上千倍的困难。
    剩下第三种说法是较为现实的。莫斯科可能在原子能武器方面把中国割裂开,这就是说,把中国原子中心与主体部分分离,使中国人丧失任何可以继续他们核武器试验的可能性。
    最后,是最为无害的说法:苏联集结军队的目的可能仅仅是用来对北京谈判桌旁的中国人施加强大的压力。但是,问题是,这笔耗资巨大的开支是否值得,尤其从中国人迄今的所有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绝不会受这些措施的影响。
    上述苏联在中国边境集结军队的假想的理由中,哪一种理由是决定性的,只能让人们去推测了。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问题在克里姆林宫的对外政策考虑中,起着越来越居中心的地位。将来,莫斯科—北京—华盛顿三角将决定世界命运。这些中心中的任何一个中心都寻求改善本身与另两个敌手的力量对比中的地位。任何一个中心都设法确保自己的地位,以便不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