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驻京记者秋冈述评:《中国上半年工业生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7-27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八日在“海外经济”栏刊登了它驻北京记者秋冈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中国上半年工业生产跃进》。摘要如下:
    人们曾经注意,在去年四月的“九大”上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经验以后,中国全国的工业生产将走什么样的道路。最近中国各报发表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工业生产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说是相当于文革以前的一九六五年的工业生产总额。
    北京市的工业生产状况所以特别受到关心,其原因据认为是,文革以后工业生产正式的上升过程是由于首都钢铁公司工人去年九月初倡议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而得到推进的。这个竞赛的特点,是以“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为目标,而不是从前刘少奇时代那种通过“百分竞赛”、“千分竞赛”、“火箭竞赛”等去追求较高的经济指标。
    例如,当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的时候,大同煤矿红三矿的工人们在被日本军杀害的中国工人“万人坑”前声讨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大庆油田的工人们在现场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
    因此,北京市的工业生产状况具有作为全国工业生产今后发展的一个先例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令人注意的是,分工合作组织有了显著的发展。
    在中国各地,工业生产的新倾向是建设中小工厂,发展地方工业,扩大钢铁工业、化肥工业的地理分布。可以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种工业方式的支援。
    据中国各报报道,在北京市,技术革新与其说是由知识分子出身的技术人员推进的,不如说是以熟练工人为中心推进的,并且同节约原材料、电力等和利用废品等一起已经收到了巨大的成效。这就是说,文革使得“跃跃欲试的劲头”在全国范围内高涨起来了。因此,假如这种紧张状况继续下去,那么在连续丰收的基础上,工业生产也十分可能从上升过程过渡到稳定地跃进的局面。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已经部分地开始出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